第四十六章 想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哈哈哈。”
王紫萱看著兒時的玩伴,乍然愣住了,小張同學說的那通大道理,她並沒有聽得進心裡,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連前一天晚上“明天一定六點起床!”的決定都難以兌現,更遑論她說的那些需要十多年才能培養出來的能力。
她驚訝的是,這個兒時玩伴的笑容,和幾年前、十幾年前一樣純粹。
這讓她想起了前陣子和一個大學同學聊天時對方說的一句話。
“感覺,你這幾年成熟了很多。”
對方望著她說這句話時,她同樣望著坐在對面的三年多未見的同學,心中也生出了股類似的感受,而後,便是長達數秒的沉默。
公主病的典型特徵是任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顧慮他人的感受,可是絕大多數普通人是不具備患有這種病的資格的,在家裡父母會捧著、含著,可是走出家門,尤其是走出校門之後,公主病只會磕的頭破血流,摔的遍體鱗傷。
直到慢慢的學會了忍氣吞聲,學會了卑躬屈膝,學會了考慮他人的感受。
當然,社會畢竟由人組成,因此的也就不可避免的給人保留了最基本的尊嚴,經過包裝之後,這些特徵又被分別稱為“能夠剋制情緒”、“懂得人情世故”、“具備管理思維”等等諸如此類聽起來讓人相對容易接受乃至於為之自豪並且加倍精進的評價,但無論如何,終歸是失去了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的資本和自由。
這就是成熟的代價。
如果有可能,她寧願不成熟,在學校的時候,她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用考慮,吃飯、睡覺、學習,再也不用想其他的事情,每天都很快樂,也能像身旁兒時的玩伴一樣笑的純粹。
可是畢業三年,她經歷了太多摔打,也就不可避免的成熟了。
她好奇地望著片場當中的徐容,因為她直覺,徐容不是那種會照顧人的人,在她的印象當中,強勢、心思複雜、專業是徐容身上幾個最為典型的標籤,她雖然看不太懂劇組內的爾虞我詐,但是從他人對待徐容的態度,她多少能感知一些東西。
她有點不明白,她為什麼能夠如此純真的笑容,就像,就像完全沒經歷過什麼困難。
隨著小張同學銀鈴般的笑聲,片場所有人的注意力一瞬間全集中到了門口。
儘管沒有拍攝,但是眼下這場戲已經拍了兩天,每個人肚子裡都憋著一口悶氣,小張同學歡快而並未刻意壓抑的笑聲似乎恰巧撞在了槍口上。
被王紫萱扯了一下胳膊後,小張同學陡然住了口,她乍然意識到這是在片場,而不是在家裡或者其他可以隨意大聲喧譁的地方。
鄭寶瑞聽到笑聲,火氣當即上來了:“笑你.”
他的呵斥剛開了個頭,陡然發現旁邊的徐容“噌”地抬起了頭,倆眼睛死死地盯著自己,大有下一秒就會對自己動手的模樣。
鄭寶瑞剩下的話被嚇的又給嚥進了肚子裡,他緩緩轉過頭,看向聲音的來源。
似乎,是剛才徐容跑過去見的女孩。
他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大耳刮子,他又悄悄扭過脖子,悄悄瞥了徐容一眼,只見徐容仍那麼直直地盯著自己。
他臉上的怒意、恐懼頃刻間化為不滿,衝著杵在門口的幾個場務吼道:“撲街仔,眼睛都長褲襠裡了嗎,沒看到有客人來探班,就不知道搬把椅子?”
他一邊吼著,一邊邁著兩條長腿小跑著衝小張同學,路上順道拽了一把摺疊椅,只不過還沒等他跑到跟前,就望見羅金福已經先自己一步,將椅子搬到了小張同學跟前。
羅金福的臉上以及因謝頂導致的光滑額頭都笑的彷彿九月盛開的菊花一般,衝著小張同學道:“張老師是吧?您先坐著歇會兒,徐老師估計還要半天忙呢。”
鄭寶瑞釘在原地瞧著這一幕,嘴角不屑地撇了幾下,低聲嘀咕道:“死撲街!”
王紫萱聽著周圍壓抑的笑聲,以及羅金福似乎對一切都毫無察覺的殷勤,最終視線又回到了徐容身上。
在剛才小張同學笑的時候,她明明看到徐容臉上同樣露出了一抹無奈的笑容,但等鄭寶瑞的髒話剛出口,他就如同一頭被激怒的獅子一般,大有下一刻將鄭寶瑞撕碎的架勢。
此時,她有點明白了小張同學為什麼能夠笑的那麼純粹了,同時也醒悟過來,徐容並沒有自己認知那麼處變不驚,只不過在他的心裡,劇組哪怕崩了,帶來的情緒的波動也許也趕不上小張同學被罵一句。
孫洪雷坐在走廊當中,並沒有注意到片刻之間發生的一切,因為他的注意力,壓根沒在徐容的女朋友身上。
人物的命運。
徐容女朋友對於那個故事的總結,或者說問題的答案,讓他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過去上學時,學校的很多老師都反對學生寫小傳,這些老師包括一些學校專門從人藝請來授課的老演員、導演。
但徐容的觀念和目前業界的主流觀點卻不一致,他特意看過徐容發表的文章,多篇文章當中都曾強調人物小傳的重要性,當時他有點不能理解,但並未深究,就像他只需要知道用冷水泡一泡剛煮好的雞蛋會更加容易剝開,沒必要探究為什麼容易剝開,因為了解,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經剛才徐容女朋友的提示,他才恍然,分析人物的關鍵點在於人物的命運和他堅持的小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
一個人物處在劇本所構造的規定情境當中,人物和規定情境必然不是憑空而來,他有的成長經歷,這些成長經歷決定了人物的喜好厭惡、是非善惡,所以徐容對於小傳存在著某種偏執,因為如果這一環徹底缺失,人物的命運便會出現疏漏甚至一片空白。
而這一環節重視程度的不同,也就導致了表演道路的差異,如今表演界不推崇寫小傳,那麼在分析人物的過程中,演員關注的自然是人物的性格和特質,徐容認為寫小傳必要,他的著眼點必然就從人物的命運開始。
但他有一點想不太明白,他相信徐容女朋友所說的“人物的命運”是觀眾最關心的,因為徐容所講的那個故事確實證明了即使人物的性格、特質完全缺失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強大的吸引力。
但無論如何,人物的命運仍然停留在理論理論層面,而演戲是一門純實操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