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拍攝(第1/3頁)
章節報錯
發現和指令碼稍顯不同的群演走位,沒第一時間收到訊息的人都意識到一件事情。
劇本,可能改了。
隨著徐容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走進鏡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悄無聲息的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各組的工作人員,大多都是杜其峰的老相識,也十分熟悉他的執導風格。
不允許他人改戲。
而昨天杜其峰特意拉著游乃海和徐容、孫洪雷開會的訊息也早已不脛而走。
除了幾個瞭解具體情況的,大多數人都以為,也許是杜其峰或者游乃海突然想到了什麼,才臨時改了劇本。
攝影指導鄭釗強坐在杜其峰一側,視線在杜其峰沒有太多表情的小圓臉上劃過,只覺一股涼意透體而過。
整個劇組,他是最早向徐容釋放善意的人之一,原因說來也簡單。
在此之前,他不太瞭解徐容,只知道對方是大陸近幾年最紅的男星。
他了解了他的成名作,大概推算了時間後,便沒再打聽任何和徐容相關的訊息。
資訊已經足夠多,再打聽,只會干擾自身的判斷。
徐容2007年憑藉海瀾製作的《羊城暗哨》成名,今天,2011年11月,他正在參演海瀾投資的《毒戰》。
鄭釗強從這些資訊當中判斷出了兩點,第一是徐容的情商非常高,於藝人而言,一夜竄紅時有發生,紅一兩年也不少見,可是紅五年,並且還是屹立於名利場風波最洶湧的潮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盯著那個位置,徐容但凡有絲毫疏忽,立刻就會被人掀下馬來。
因為任何行業,最不缺的就是以損人利己為成功法則的人。
第二點,懂得取捨。
一直一來,無論是內地還是港臺,鮮有解約之後還能和老東家把酒言歡的藝人,但徐容做到了,不僅如此,還主演海瀾對於電影市場雄心勃勃的《毒戰》。
鄭釗強相信各行各業都有具備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但他更相信資本逐利的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徐容能在解約之後,如同海瀾一哥一般主演《毒戰》,一定付出了別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但是第二點觀念在開機第一天迅速扭轉,那天,他敏銳地發現徐容和劉燕名交流時的氣場,似乎,沒有高低之分。
這很罕見,他很清楚這些大老闆平時之所以願意樂呵呵的哄著自家當紅藝人,並非真的覺得對方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資本,而是一種奇妙的心態,對待印鈔機,誰能忍心看它磕著碰著呢?!
劉燕名會跟徐容開玩笑,但與此同時,也非常注重徐容的感受,而且他注意一個小細節,開機儀式結束後,劉燕名臨走前,拍的是徐容胳膊,而非肩膀。
這實在是小的不能不再小的細枝末節,但正因為下意識,卻讓鄭釗強認清了徐容和劉燕名之間的關係,劉燕名儘管大徐容不少歲,還是前老闆,但對徐容,似乎拿一個地位相當的人看待。
這是一件相當值得深究的事兒,但鄭釗強沒有深究,因為他知道,也許自己剛開始打聽,轉頭就會傳進徐容的耳朵。
他只知道,哪怕像劉燕名這樣的內地娛樂大鱷,對徐容也保持著客氣,就足夠了。
過去的三天當中,他沒並有察覺得到徐容的特殊之處,哪怕王暉沒給他安排套房,他也沒提半個字的不樂意。
但無論什麼時候,鄭釗強都謹記著劉燕名拍徐容胳膊的場景,對他始終保持著客氣,徐容只要過來看監視器,他總是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他,自己再讓場務搬一把椅子過來,而且他早已打定了主意,即使徐容在未來的三個月和過去的三天一樣沒有絲毫變化,他也會堅持到底。
可是今天,也許因為留意,他察覺出了點端倪,也正因為察覺出了點,他望著遠處比自己小了近二十歲的徐容,感覺一股初冬的冷意自腳跟直竄頭頂。
“action。”
走廊當中,一隻不太光亮的皮鞋的鞋掌輕輕地踏在地板上。
徐容手裡拿著一份病例,下巴微收,視線似乎停留在病例上,可是半耷拉的眼皮下的兩顆眼珠,卻滴溜溜地逡巡了一圈。
拍攝的地點就在醫院,那麼多醫護人員,天天就在徐容眼巴前晃悠來晃悠去,他們的音容笑貌、神態舉止都分毫不差地落進了他的腦海當中。
但是徐容並沒有完全摹仿,藝術來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在眼睛的呈現上,他綜合兩個比較熟悉的演員的表達方法,倪大虹和吳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