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晦澀(第2/2頁)
章節報錯
“咳咳咳。”
孫洪雷一口煙沒喘上來,接續咳嗽了幾聲,拿手在鼻前迅速扇動著。
“你為什麼又要去國話呢?”徐容見他咳嗽了好一陣子之後踩滅了菸蒂,走了過去,從他口袋裡抽出了衛生紙,抽出一張,墊在了臺階上,就那麼叉開腿坐了。
孫洪雷笑著道:“背靠大樹好乘涼。”
“國話可算不上什麼大樹。”
“對你來說不算,但對於我來說,算。”
徐容聽著他語氣當中的唏噓,道:“不說這些了,你是中戲哪一屆的?”
孫洪雷詫異地瞧著他:“怎麼問起這個?我是94屆的。”
徐容點了點頭,道:“我記得那會兒,表演繫有一個老師,叫朱桐,你有印象沒?”
孫洪雷想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搖了兩下腦袋,道:“沒聽說過這個老師,應該沒什麼水平吧?!”
徐容白了他一眼,默默地道:“他現在是央視的副總編輯。”
孫洪雷同樣默默地又摸出了根菸,點上了,道:“我,真的從來都沒聽說過這人。”
師生關係是一種相當奇妙的關係,因為很多老師,某一天就突然莫名其妙地飛黃騰達,甚至會走到某種他自己也從未想象的高度,如當年復旦大學的某位老師,其鐘意並且時常聯絡的學生,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但是徐容想跟孫洪雷說的不是這個,道:“他在中戲任教期間,關於解放天性訓練的方式非常特殊,在國內甚至找不到第二例,大體情況是這樣,在學生基本的熱身之後,全體在表演廳裡站成一個任意的陣形,然後他會開始放事先編排好的音樂,有抒情的、激烈的、淒涼的、各種情緒色彩的都有,在播放音樂的同時,他會給學生規定各種各樣的情境,比方說:我們要去踏青,我們帶了什麼吃的呀?有人要唱點什麼嗎?大家心情真好啊等等諸如此類的表演口令。”
“學生要根據他的口令去表演,在某一個瞬間,音樂會突然轉換,比方說電閃雷鳴的聲音,口令也會變成:下雨啦!颳風啦!冰雹下來啦!颱風來啦!等等,然後隨著音樂的加強,口令也會一點一點的加強,直到慢慢的戲過了,而且過的非常誇張。”
看著孫洪雷不解的眼神,徐容笑著道:“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一種很腦殘的訓練方式,甚至他的學生也都不理解,但是他教出來了何冰、胡軍、徐凡、陳曉藝、姜姍、王班等人。”
孫洪雷的嘴巴緩緩張大,這一串名字出來,他知道,徐容說的這種解放天性的訓練方式,肯定有其獨到之處,於是問道:“為什麼?”
徐容表情稍微嚴肅了一點,道:“前陣子我為了這事兒專門找他聊過,他打了個比方,一個短跑運動員,平時訓練要求14秒跑完一百米,可是比賽的時候,他發現只要能夠控制在20秒以內就能奪冠,那你覺比賽的時候,你還會感覺心有餘力不足嗎?”
孫洪雷愣愣地瞧著徐容,好半晌,才問道:“為什麼,你會知道這件事兒,你那時候還在上小學吧?”
徐容聳了聳肩膀,道:“何冰在院裡帶新人就是這麼帶的。”
孫洪雷明白了徐容把那套訓練方法說的那麼詳細的意思,沒再說謝謝,在他旁邊坐了,道:“我以前總是聽說你們人藝有自己的演劇體系或者說是表演體系,但是我發現你們每一個人的風格又完全不一樣,你們人藝的體系到底是什麼?”
徐容想了一會兒,道:“其實,你也可以說它是體系,但是我更認為它是一種機制,保護機制。”
“保護機制?”
“對,是保護機制,一家藝術團體,興盛一年,是運氣,興盛十年,是本事,但是想興盛百年,那可不就不單單是運氣和本事了,你難道就一點也不好奇,為什麼人藝經歷了60年,目前仍然是劇場類當中票房、口碑名列前列的藝術團體嗎?”
迎著孫洪雷的疑惑,徐容接著道:“社會的文化始終在碰撞交流,六十年前的思想和今天的思想,不能說截然不同,但終歸是大相徑庭的,但是生命的外在的表現是有共同點的,而人藝的這套機制,就是教會演員去尋找並放大這些共同點,為什麼叫保護機制呢,它能持續存在,否則做演員就非常危險了。”
“另外一方面,這套機制同樣針對觀眾,做什麼事兒都有一個門檻,就像看戲就需要有對戲劇假定性的一個基本認知,也有一些文學上門檻比較高的戲,比方說存在主義戲劇吧,一些觀眾沒接觸過這樣的作品,但無論對於什麼樣的觀眾,一句話就能解決問題,這個戲的娛樂性在哪?”
徐容攤了攤手,道:“我是觀眾,我不管你是什麼題材,戲劇也好、影視也罷,對於我的娛樂性在哪?花錢找不自在,我閒得慌嗎?”
孫洪雷當即道:“但是娛樂也分高階的精神娛樂和低階低俗娛樂。”
徐容笑了,道:“我舉個例子,一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老農民進了廟,他沒讀過佛經,但是面對莊嚴神聖的佛像,一定能夠感受得到那是神聖的,能感受到那一刻的清淨與安寧,我們作為演員,追求的就應當一種類似的境界,比方說《茶館》裡撒紙錢那段,漫天的紙錢在空中飛舞,你也許聽不清詞是什麼,但是那一刻,下到兩歲的孩子,上到八十歲的老翁,心中都會生出某種不可名狀的感受,這就是我們的追求,但也是對於觀眾的保護機制。”
孫洪雷聽著徐容緩緩的訴說,總有一種學全白上了的感覺,因為徐容說的“存在主義戲劇”他完全沒有聽說過,也許聽說過,但是早就給忘的乾乾淨淨。
不過直到今天,他才算是終於知道了外界傳的神乎其神的“人藝演劇體系”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一套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表演方法論。
他隱隱約約地感覺徐容要透過之前那些話告訴自己什麼,但是一時半會兒的又沒想明白。
徐容等了一會兒,瞧著孫洪雷手中的煙即將燃盡,道:“其實,當你把你認為的‘真實’推倒的時候,你才會解放出來。”
這是徐容根據自身的“體驗生活理論”確定的實際運用方法,孫洪雷演人民衛士,但絕不應該一味的去模彷,把“真實”簡單的放在一個角色上、一對人物關係上、一塊佈景上、一種審美上,那些都是靠不住的。
而是應當是來源於他內心的真實。
見孫洪雷臉上漸漸露出恍然的神色,徐容心中同樣頗為振奮,孫洪雷的年齡仍然處在天賦的爆發期,他很期待他能夠持續進步,也非常期待有更多的人在十年、二十年以後成長到陳保國、李雪建的地步。
不然,那實在太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