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容想也沒想地道:“不可能,你只要能發揮昨天晚上排練的五成水準,初試必然能過,誰要不給你過,我非找他當面理論。”

小張同學“哈哈”笑了,可是她想起他去年說起的一件事兒,眉頭又皺了起來:“徐老師,你說,會不會鄭爺爺、藍爺爺他們一起面我啊?”

“不會,初試一般都是入院沒幾年的新人,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功。”

“哎,那你為什麼沒有當考官呀?”

徐容斜了她一眼,道:“你真當藝委會委員是大白菜啊,我即使是當考官,至少也得是複試的主考官。”

“嘔吼,小徐,不錯嘛。”

徐容白了她一眼,道:“你也別太放鬆,今年就招十五個人。”

小張同學胸有成竹地點了點頭,道:“十五個嘛,還好還好。”

徐容卻是無語地搖了搖頭,先前開會的時候,藝委會已經定下了基調,寧缺毋濫。

也就意味著,儘管資格審查透過了一千八百多人,但如果風格都不合槽,那麼原本十五人的名額,最終會變成0。

而且今年院裡的資格稽核發生相當大的改變。

放寬了對北電考生的稽核!

三年來,人藝只招了一個北電考生,就是他,結果一輪演出之後,不僅獲取了千萬票房,還掀起了反家暴的立法推進。

由此也讓藝委會對北電過往的印象,發生了徹底的改觀。

不過這些話,徐容不能跟小張同學說,她本來就挺緊張的,要是再給她壓力,萬一連初試都沒透過,那過去幾個月的努力可就徹底白費了。

到了首都劇場的廣場前,小張同學站在考生隊伍當中,儘管烏壓壓的全是考生,可是此時,她卻是信心十足。

因為過去幾年輔導她的人,可是人藝藝委會委員,是人藝乃至中國整個話劇界的最頂尖的精英之一。

徐老師都說了沒問題,那麼肯定就是沒問題的。

“曉斐姐。”

正在她背臺詞的同時,一道熟悉的身影跑到了她跟前。

小張同學訝然地看著徐行,在愣了一下後,問道:“哎,徐行,你也報考啦?”

“嗯,哥說讓我來試試。”

徐行四周望了望,並沒有見到徐容的身影,問道:“曉斐姐,我哥呢,沒陪你過來嗎?”

“他說要去家屬院一趟,等我考完了再來接我,對了,爺爺前兩天還唸叨著你呢,說讓你得空了去家裡吃飯,要不你還是搬家裡住吧?”

前陣子爺爺手術住院期間,徐行比徐容這個親孫子還上心,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陪護。

老人不著痕跡地透露過讓她搬到家裡住的想法,因為再過不久,徐容和小張都要出去拍戲了。

徐容對此倒是沒有任何意見,甚至還相當贊成,去年年底,小張同學回老家幫爺爺置辦年貨後,他一個人住在家裡,總感覺冷清的過分。

可是徐行真的不想整天跟徐容住在一起。

出去逛了一圈之後,她才發現,以一個演員感受的影視圈,和一個助理感受的影視圈,是完全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

跟著徐容的時候,即使劇組的副導演、製片主任,對她也相當的客氣,可是等她當了演員,才發現製片主任原來竟是她需要仰望的人物。

而徐容一貫對她嚴格,她有點怕他。

“那等中午我去家裡吃飯,正好看看爺爺。”徐行忙岔開了話題,“曉斐姐,我聽說人藝對咱們學校的學生抱有偏見。”

“偏見?”

“對,就是他們認為咱們是專攻影視的,不擅長話劇甚至壓根不懂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