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明是演員出身,因個人形象問題,戲路極窄,經常在影視劇當中出演反面配角,和計春化一同被稱為“冷麵雙俠”。

轉行導演,也是在透過另一種手段進行轉型和拓寬戲路,因為正常情況下,找他拍戲的,給的都是反面角色。

可是無論從哪個職業而言,他都不算成功。

在演員行當,他沒有塑造出過經典的反面角色,在導演行業,也沒有拿的出手的作品。

他是這個行業千千萬萬從業者的縮影。

最終,徐容決定幫他一把。

因為這傢伙說了一句:“徐老師,以後進組了,我都聽你的。”

當然,他不可能幫他保住導演的位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這傢伙之前牆頭草的作風不放心。

誰知道回頭真進了組會不會翻臉不認人,他不可能冒這個險,不管怎麼說,杜雨明畢竟是張建找來的。

接下來的要拍攝的《雪豹》,寄託了他衝擊電視劇大獎大滿貫的希望!

執行導演。

這是他給的承諾。

換一個執行導演,和換一個導演,代價完全不同,臨陣換導演,損傷的是戲本身,換執行導演,對於相當於帶資進組的他而言,理由都不需要找。

若非製片人張建本身還是編劇,他早攛掇著華名和周劾換個製片人了。

但是如今,創作環境已經足夠良好,拍攝上有新導演保駕護航,其他事兒上有監製迴護,張建要是老老實實的還好,要是搞小動作,都不用拿辭演威脅。

這是大腕兒相較於影視行業的其他職業最為特殊的一點,自帶人脈資源。

哪怕影視公司的老闆,也不具備這種優勢,在準備拍攝電影之前,他們得去一個個的找人,而且還不能憑著名氣去找,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兵用將,清楚地瞭解每位導演擅長和薄弱的方面,比方拍愛情片時,肯定不能把擅長動作片的林朝賢拉過來湊數。

歸根結底,最本質的差別,大腕兒是幫人掙錢的,影視公司是掙別人的錢的。

徐容隨手將杜雨明提來的禮盒遞給了王亞芹,對盞這玩意,他實在沒什麼研究,而且平時也不喝茶,根本用不著。

他準備等回頭過年的時候,帶回家,給老爺子捎回去,盛鹹菜。

大小正合適。

前腳回到片場,後腳徐容就被劉疆喊了過去。

要加戲。

加戲的原因,是計劃加個老孃。

徐容疑惑地瞧著劉疆和黃珂,問道:“咋,突然又多了個娘?”

他倒不是反對多了幾場戲,而是好奇劉疆突然增加劇情的初衷。

籤《黎明之前》的時候,他是按集計算片酬,還不像現在,一口價打包。

林永建倒是沒讓劉疆和黃珂背鍋,道:“新傑,是這樣,我想著如果多個娘,譚忠恕這個角色能更加立體。”

徐容沉吟了下問道:“忠孝兩難全?”

“嗯,也有這方面的考慮。”林永建盯著徐容道,“主要我感覺譚忠恕這個角色太單薄了,這樣的一心想著黨國,為委座拋頭顱灑熱血的人,真的有嗎?”

“肯定有,但是絕對只是少數,我覺得正是基於多了個娘,才能讓咱們倆的兄弟情誼更加豐滿,而不是幾句單薄的旁白。”

黃珂也笑著道:“你之前不是說,當時那個胡什麼南的秘書,乾的就是跟劉新傑一樣的差事,黨國所有的人都知道,但是沒一個人敢動他,我覺得林老師的這個提議,跟你說的那個事兒很像。”

“大家都懷疑你是臥底,但是哪怕鐵證如山,也沒人敢動你,因為你跟譚忠恕是異父異母的兄弟,只要譚忠恕不動你,你就是安全的。”

瞧著三人都略微緊張地盯著自己,徐容乍然笑了,道:“不是,多加幾場戲而已,劉導、局座、編劇,你們這麼看著我幹嘛,我沒什麼意見,這個提議挺好的。”

劉疆笑著道:“那誰讓你是咱們組最大的腕兒呢。”

他也漸漸發現徐容哪怕飛天、白玉蘭視帝加身,跟過去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跟往常似的開起了玩笑,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其實說實話,自打《潛伏》爆紅之後,我一直怕你有什麼想法,畢竟當初籤的時候,也沒考慮到你會紅到現在的地步,好傢伙,二十來歲的雙科視帝。”

徐容同樣笑了,道:“導演,我本來沒想法,可是你這麼一說,現在有想法了,說真的,要是現在,片酬你再給我加個零我都不一定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