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拜訪(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跟前陣子的魯省衛視以及眼下的南方衛視一般,有事兒沒事兒就把他的戲拉出來跟觀眾見見面,混個臉熟。
海青瞅著徐容轉瞬即逝的不太自然的臉色,才意識到自己又說錯了話,忙把嘴裡的蘋果嚥了,找補道:“你主演的《北風那個吹》聽說評價也挺好的,尤其是在魯省,反響很大。”
徐容說了聲謝謝,《北風》的接力,是他還能繼續保持競爭力的原因。
但年代劇的侷限性已經開始凸顯,想要如同前些年的《血色浪漫》一般席捲,可能性已然不大。
《北風》的整體收視還算不錯,甚至被很多媒體評為“年代劇最後的餘暉”。
因為眼下年紀在50歲之下的觀眾,壓根不熟悉那個時代,而熟悉那個時代的觀眾,又不上網,形成不了強大的聲音。
唯一可以證明《北風》影響力的,不是媒體和網路評論,而是紛至沓來的特殊廣告商。
緣於北風的熱播,中檸枸杞銷量相較去年同期增幅百分之三百二,成了《北風》的最大受益者。
《北風》的觀眾群體,雖然不上網,但是購買力是真的強,而且廣告商出手也是真的大方。
只是央視那邊一直卯著勁,跟捧親兒子似的玩命捧杜諄,徐容仍未與杜諄拉開明顯的差距。
不過他也不著急,靳芳芳已經設計了一套組合拳,在投票視窗尚未關閉之前,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海青仔細打量著他,問道:“我最近一直好奇一個事兒,你是怎麼學到那麼多的東西的?”
“嗯?”徐容轉過頭問道,“學什麼?”
海青指了指李光富,道:“我聽李光富老師說,你講的那套理論很可能被選入教材,你怎麼懂這麼多啊?”
李光富也是人藝演員,很清楚鄭融那篇文章的份量。
“多嗎?我感覺我也就懂一點演戲的皮毛。”
徐容如此說道。
海青翻了個白眼,她早前看過一篇報道,知道徐容對“裝逼”並不反感,眼下明顯讓他裝成了。
徐容一瞅海青的表情,就知道她不信,可是他說的確實是實話,比如外在的呈現技巧、傳記類的書籍、各行各業的人的經歷、習慣等等等等,他欠缺的還有太多太多。
只是因為所處的角度不同,即使說了,她也未必能夠理解,也就沒有多做解釋。
過去的五年當中,除了跟小張同學嘻嘻哈哈,其餘的大多數時間,他要麼在學習,要麼在劇組驗證所學習的內容正確與否。
相比於大多數人,他足夠幸運,在學習力最強的年紀,知道自己要什麼,難能可貴的是還有多位名師指導,而且還有豐富的實踐機會去驗證所學的可行性乃至形成本能。
再加上小張同學總是能迅速把他從各種瘋狂的狀態中拽出來,重新投入到下一項計劃當中,以至於他這幾年並未如大多數藝人一般,趕場似的去接商演、錄綜藝、拍雜誌、上訪談,或者參與各種各樣的酒局、飯局、活動。
更沒有老婆孩子、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事兒需要勞心費力,或者去出沒於形形色色的場合,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去裝逼裝逼再裝逼。
以學習的有效性而論,他過去的五年應當可以抵得上同行的二十年,因為他看過黃小明師兄的通告,忙的時候,一個月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
吳鋼的信兒回的很快,中午飯前說的話,半下午一通電話就打了過來。
最遲明年年底,劇院就成立《雷雨》青年組。
就像《茶館》青年組一樣,名義上作為《茶館》演員,至於能不能上臺演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也符合徐容的預期,短時間內,他沒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話劇當中。
《媳婦》開機三個周後,徐容終於等到了休息時間,一天半。
很累。
並非身體上的疲憊,而是心理上的累,儘管默契逐漸形成,但是他要考慮的太多,每天一沾床,就能立刻睡著。
而在他休息的這一天半里,劇組計劃把李光富和劉莉的戲份趕完。
他這次沒在劇組的酒店休息,在約了吳鋼之後,又喊來了免費專職司機,小張同學。
得去拜訪拜訪鄭老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