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容剛剛接過酒杯的手頓了下,對方的語氣,聽不出絲毫玩笑、起鬨的意味,反而相當的理所當然,雖然他站著,對方坐著,可光聽聲音,卻像完全反了過來,彷佛對方才是站著的那個人。

他已經很久沒有如此被人不留餘地的勸酒,哪怕影視的公司的老闆、電視臺的領導,坐到酒桌上,也多是“隨意”。

因為他是國內最頂級的頭部演員,因為他是海潤的“一哥”、門面。

在很早之前,他坐到酒桌上,偶爾的會聽人說起“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之類的話,後來才明白,其實當初的自己,在對方的潛意識裡,根本就沒有面子,所以才需要給對方面子。

但是今天,這個面子,不能給。

他端著酒杯,轉過頭,瞧著對面夾著煙、翹著二郎腿望著自己的娜英,疑惑地問道:“你是?”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包房內的空氣剎那間陷入凝固。

娜英雖說近幾年沒有大紅大紫的作品,但作為內地樂壇一姐,徐容不可能不認識她,在這樣的場合,縱然真的沒見過沒聽說過她,也不應當不認識她。

徐容還是挺信前段時間某位老音樂人說的話的,唱片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酒囊飯袋太多。

只是他對這個行業不太瞭解,也分辨不出好壞,到底誰是酒囊飯袋,而誰又有真本事,也不好評價。

黃小明眼瞅著娜英一下坐的板正,就要發作,忙道:“姐,姐,是我的不對,是我的不對,我剛才臨時起意喊的徐容,這杯酒該罰我,該罰我。”

娜英也沒攔他,等黃小明喝完了,道:“小明,你不用給他找補,一碼歸一碼。”

說著,她又轉過頭,吐了一口煙,看向徐容:“喝不喝?”

“抱歉。”徐容輕輕地將酒杯放在了桌子上,笑著道,“你沒這個臉。”

“你特麼的再說一遍試試?”

“姐,姐,別生氣,別生氣。”

“我說,你沒這個臉。”徐容輕輕地搖著頭,居高臨下地說道。

雖說在場的其中幾人隱隱以娜英為首,但徐容一點也不虛,真幹起來,他也不介意復刻一番前幾天因《不差錢》走紅的某小品演員暴揍孫洪雷的壯舉。

正愁沒地方試驗新特質呢。

見苗頭不太對,這下除了黃小明,沒人再勸了,能坐進來的都不是傻子,知道今天娜英和徐容的樑子是結下了,可是他們既不願意因為徐容,得罪了娜英,也不想因為娜英,開罪了正當紅的徐容。

王中磊一直坐在一邊,饒有興趣的冷眼旁觀,他還是第一次見徐容,可是名字卻半點也不陌生,不單單是因為徐容和張記中的罵戰。

他關注徐容很早,比絕大多數人都早,徐容的成名之路即不順當,也不算光彩,有些事兒,一般人看不明白,可是他多少知道點內幕。

他的成長是顯而易見的。

前兩年,一件小小的假證風波,就差點搞的他身敗名裂,但是如今,在絕大多數人關注他“視帝”頭銜時,他卻看向了別的方面。

運作。

在往常,業內對藝人進行包裝、宣傳,總是習慣性的發通稿、買版面一面倒的誇,但是他的團隊卻換了一個思路,點燃爭議。

沒有任何人能讓所有人喜歡,就像有人也會對人民幣過敏,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卻沒人敢這麼操作。

而最讓他感到歎為觀止的,是關於徐容的爭議總是恰好處在一個平衡點上,使人看起來很像自發形成的,但他在試著推波助瀾,以爭取讓自家公司的段弈宏拿到白玉蘭獎時,很快就察覺到了不對,有一隻手在幕後引導著這一切。

因為關於徐容的爭議,總是處在那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上,但又總不會消失。

而徐容的行為,又總能配合著這種爭議,直到電視節閉幕。

由此他斷定,徐容背後必然有一支相當專業高效的團隊,但絕對不是海潤原有的,海潤的公關水平,他太瞭解底細了。

爛泥扶不上牆。

那麼這個團隊也許就是與徐容一同崛起的靳芳芳組建的。

一個自律的藝人、一支優秀的團隊,這兩點,都是他希望得到的。

華宜是電影市場的龍頭,但並非就因此放棄了電視劇市場,近幾年來,儘管在電視劇市場頻頻動作,效果卻總不盡如人意,去年華宜總共製作了五百多集電視劇,可是利潤愣是比不了馮小鋼的一部電影。

在徐容和娜英矛盾剛起的一瞬間,他腦子裡生出過要不要勸和的念頭,他知道他只要吱聲,兩人肯定都會賣他一個面子。

可是立刻,他抑制住了這個念頭,不到下不了臺階的當口,他出面勸,效果只會適得其反,若是到了劍拔弩張,難以挽回的地步,他再出聲,二人反而都會感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