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的天氣並不大給面子,徐容前腳剛到,後腳就下起了雨,透過窗戶玻璃望去,天際一片煙雨迷濛。

釋出會定於下午兩點舉行,劇組的女一宋嘉來的稍晚一些,她沒在劇組安排的酒店住, 而是自己找了一個條件更好些的酒店。

這也是慣例,因為正常情況下,劇組選的酒店規格一般不會太高,但也不會太低,只是《潛伏》劇組限於預算,打破了常規, 宋嘉選擇另開酒店也是應有之義。

唯一就是要辛苦她的助理, 得每天披星戴月的兩頭跑。

助理不住劇組安排的酒店只能自掏腰包。

當宋嘉到了酒店,看著徐容的精氣神, 她眼睛眨了眨,在過往,她對徐容的印象絕大部分都是“老實巴交”且“有點小聰明”,可是再一次見,她發現過去的印象存在某種程度的偏頗,因為那是朱傳文。

在見徐容之前,她一直好奇徐容會怎麼塑造年輕、謹慎、圓滑而又天真的餘則成,甚至懷疑他到底能不能演下來,在見面的那一刻,她突然不懷疑, 也不好奇了。

“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

宋嘉瞧著徐容笑,並且只笑了一半的模樣,道:“你總是這麼做時間長了精神會出問題的。”

徐容搖了搖頭, 道:“我接的戲不多,一年兩三個,沒什麼問題。”

“其實我覺得你可以考慮考慮一年只用心拍一部,其他的別那麼投入。”

“謝謝, 我會考慮的。”徐容儘管心裡不太認同, 但是嘴上仍表示著感謝和對建議的接受。

這段時間他看名人傳記,對不同年齡段、閱歷的人的心理有了點大概的瞭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做事的技巧。

看卓別林的傳記時,印象比較深的有這麼一個故事,一次卓別林飾演一位長途跋涉的徒步旅行者。

為了充分展現出角色的疲憊,卓別林特意把鞋帶鬆開,顯得全身都鬆鬆垮垮。

這身打扮被他帶領的實習生看到後,立刻上前好意提醒他:“老師,您的鞋帶鬆了。”

卓別林聽後連忙道謝,並彎腰把鞋帶繫上。

實習生也因為自己的好意提醒,而覺得十分開心,但實際上,他並不知道卓別林解開鞋帶是有意為之。

同樣,卓別林也沒有趁著這個機會教育學生表演的技巧。

這一幕被場內的一個記者看到,在節目結束之後,就前去請教卓別林:

“你為什麼沒有當場教這位弟子, 解開鞋帶是為了更貼合角色, 反而是聽了他的建議繫上鞋帶呢?”

卓別林答道:“別人的好意必須坦率接受,要教導別人演戲的技能, 機會多的是,在今天這種場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恩的心去接受別人的好意,並給予回應。”

“否則下次,即使你犯了錯,人也未必會提醒,因為也許對方會認為你不見得認為那是好意。”

卓別林的成功難以復刻,但一些做事的哲學卻是可以借鑑的。

至於做人,徐容有自己的堅持。

製片組、導演組加上徐容、宋嘉幾個人在酒店左等右等,眼瞅著時間就要到了,可是約好的三家媒體連個影兒也沒見著。

“張製片,這都馬上開始了,媒體,不會不來了吧?”肩寬背闊的姜偉佇立在窗前,望著房間外的瓢潑大雨,低頭瞥了一眼手腕後,扭過頭來向張晶低聲詢問道。

儘管徐容認識的兩個姜偉的職業大致相當,但是性格上卻是大為迥異,眼下的姜偉話不多,多數時候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而一張嘴,往往又總是能夠切中要點。

這大抵也是《潛伏》這樣的好本子投資規模小的原因之一,若是姜偉能吹會侃,拉投資的時候把PPT做的足夠漂亮、高階,再展望展望未來收視如虹的美好圖景,加之過去的履歷,忽悠來幾千萬應當不是什麼難事兒。

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也不能不說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說話總能切中要點,有時候也會捎帶著切中痛點,但是姜偉很有自知之明,如非必要,多數時候,他都保持著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