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道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同時的,除了健身之外,他也開始培養另外一個興趣。
讀書。
這是童自容的建議,說起來,童自容精於以現實主意和古典主義戲劇為代表的體驗派表達技巧,嚴格來說,他可以歸屬至體驗派的範疇,但是他同樣擅長以象徵主義戲劇、表現主義戲劇以及荒誕派戲劇為代表的表現派、戲劇表演學派的表現手法。
自開始學習以來,徐容一直相當好奇的是,為什麼童自容古稀之年,仍能透過聲音塑造出極強的少年感。
這已然不單單是發音技巧和天生的音質音色能夠解釋的。
在練習的空閒裡,他問出了這個一直不得其解的問題。
童自容在自信一笑,抿了口水後,才解釋道:
“日常生活的觀察,你只能看到不同年紀、經歷的人的外在行動特徵,而內心實際如何,你是很難倒推的,但是讀書就不同了,尤其是很多自傳性質的書,比如魯迅先生曾用‘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刻畫了一個瘋子,再比如老舍先生用‘門口沒有,沒有賣糖的,還不教人家吃兩個棗兒?’來描繪一個孩子,這些,單單觀察是觀察不來的。”
徐容聽過之後,仔細想了一會兒,覺得童自容說的還真有點道理,因此的,他決定每天除了日常的練習之外,再抽出一個鐘頭,看書,體會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人的內心世界。
反正李雪建老師已經說了,表現派目前最好借鑑,因為他還沒法透過單純的技巧表現“酸”,那就用體驗派結合著方法派的技巧一條道走到黑。
而等到再次把學費結清,徐容兀然發現,自己又變成了個卡里只剩一百萬的窮光蛋。
拍《北風》掙的錢,跟童自容學了一個月,再加上這段時間雜七雜八的開銷,基本上花了精光。
還是接代言掙錢啊。
至於欠的錢,他也沒太過憂心,眼下他倒是想明白了,不能把欠錢當成負擔,而得當成能力的體現和前進的動力。
真要到期了還不上,到時候把那套沒裝修的房子賣了就是,估摸著還能小有盈餘。
離開魔都前,他再次提著點禮物登門拜訪了李志宇,感謝了一番當初從中介紹的情誼,而後直接收拾了東西,趕回了京城。
大三的期末考試到來了,這次考試也是大學生涯的一個分水嶺,到了此時,整個大學的學習基本上宣告結束,大四的課程排得很少,主要以實踐為主,而需要學的理論,他也都已經學完,再深的、細的,就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去琢磨、總結。
考試一結束,徐容就帶著小張同學、徐行,再次南飛橫店參加《潛伏》的開機儀式。
小張同學的戲份開拍其實還早著,但是徐容想讓她感受感受片場的氛圍。
另外一點就是近距離觀察觀察宋嘉的表演。
徐容在學校裡聽說過一種有趣的觀點,就是表演是唯心的,你覺得好它就好,你覺得不好,它就不好。
對於這種裝睡的言論,他聽了只是一笑了之,從未有過喊醒的想法。
自己上臺走上兩到三步,說一句詞,就明白是不是唯心了。
可是詭異的是,這種觀點竟然還有一定的市場。
他不確定小張同學有沒有受到這種言論的影響,但是目前的宋嘉於她而言是一個不錯的參照物件,既不會打擊她的自信心,還能讓她生出奮起直追的念頭。
總是混在羊群裡,時間長了,自己也會不知不覺變成一隻羊。
抵達劇組入駐的酒店,徐容腦子升起的一個念頭是,劇組到底能不能順利結他的片酬尾款?
在往常,除了《亮劍》劇組住了“民宿”,之後排戲期間住的酒店雖然不是特別高檔,但說起來也是比下有餘,比如《北風》拍攝期間,楊震勝還特意問了要不要單獨給他開星級酒店的套房。
《潛伏》劇組定下的酒店位置相當偏僻,七拐八轉了半天才在一個巷子口找到地方,跟地下組織接頭似的,先前《大明王朝》拍攝期間,劇組大部分時間也是在橫店拍攝,但是如果不是這一趟過來,他還真不知道這麼個犄角旮旯還藏著個酒店。
而到了酒店門口,見到一早等在外邊的製片人張晶,徐容隱約明白了為什麼姜偉當初說的非他不可。
張晶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圓臉女人,同時也是《潛伏》的唯一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