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練習室,排練了一場戲之後,徐容沒再繼續,而是講起了排練需要注意的事項,道:“於一個演員而言,是最重要是適應的行動,只有行動精確,角色才顯得合理,記住,不是正確,是精確,這是心象轉化為形象的最簡單的方法。”

焦竣豔盤著腿坐在一邊,問到:“徐...老師,我有個疑問,為什麼很多沒有經過系統的理論學習的人可以成為好演員。”

徐容望著一臉納悶的焦竣豔,嘴唇蠕動了幾下,才苦笑著道:“這個比較複雜。”

他停頓了好一會兒,直接無視了她詢問的眼神,對著小張同學道:“心理到形體的基本線索確定之後,就要認真感受行動的準確性,怎麼確定準確性呢?從自己身上找到某一個部分,放大它,就像你剛才排的那場戲,你面對我名義上的妻子,你會生氣,然後會翻白眼,會不忿,語氣帶刺。”

“胡說,我沒有!”小張同學立刻稍顯心虛地道。

剛才配合他倆搭戲的,是楊蜜。

楊蜜笑著,道:“曉斐,你臉怎麼紅啦?”

小張同學耳根泛著紅,梗著脖子說道:“胡說,我沒有!”

“哈哈。”

徐容笑著就要伸手揉她的腦袋,卻不妨她貓著腰躲開了:“徐老師,不要啦。”

當著舍友的面,她還有點不太好意思。

焦竣豔不好打斷的,小張同學卻是沒那麼多的顧忌,道:“徐老師,竣豔說的那個我也很奇怪噢,為什麼呀?”

“什麼?”

“就是為什麼很多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的人可以成為好演員。”

焦竣豔的話,徐容可以無視糊弄,但是小張同學的問題,他卻沒法不回答,無聲地嘆了口氣道:“天賦。”

“當然,你們幾個的戲感都特好,比我的強的多,天賦好的,吃天賦,天賦不好的,像我這樣的,只能老老實實地學技巧。”

練習室裡突然安靜了下來,徐容未成名時,沒人說過他天賦不好,或許有人說過,但是她們未曾聽聞。

在徐容成名之後,無論學校的老師,還是業界的同行,對他的評價多是“天賦好,業務水平高”之類的話。

瞧著四人信你有鬼的神情,徐容也不爭辯,道:“排練的目的除了要調整行動的正確性,還是加深對角色行動的目的的認識和感受的渠道,以此激起行動的衝動和慾望,也就是角色的行為動機,這是角色的內部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有時候認知到,卻難以放大的情況下,我偶爾會用方法派的替換法,但是建議不要常用,這種方法比放大自身的某一部分更簡便,但是某些時候,對自身的精神...不太友好。”

小張同學立刻反駁道:“可是老師之前說過情緒準備和行動引導可以調同時進行的?”

“是,當然可以,就像呂恩老師塑造蘩漪這個角色時,下樓前的行動,她的行為動機先於行動,但,這是天賦。”

“她可以這麼做的前提是,她創造好了內外部的規定情境,找到了蘩漪那種不可抑制的要去見周萍的行為動機,基本上感受到了角色敢愛敢恨、無所顧忌的內外部特徵。”

“恩格斯曾經說過,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還表現在怎麼樣做,也就是說,我們一定找到符合角色性格特徵的適應方式,也就是我所說的精確行動。”

“可是什麼程度才是最恰當的適應方式呢?”

徐容見小張同學聽懂了,道:“有一個經典案例,1986年英國國家話劇院上映的《哈姆雷特》,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員在演到裝瘋之後,見到俄菲利婭那場戲,他很愛她,但是他知道有人在暗地裡監視著他,他不能對俄菲利婭說出埋藏在自己心中的愛和他的苦衷,於是他選擇的適應方式是一方面在嘴裡說著侮辱她的詞句,而另一方面,他所有的形體動作都是在想辦法接近她,去拉她的手、擁抱、親吻,這樣的適應方式下,那些監視他的人認為他真的瘋了,而觀眾呢,則是不僅能夠看到,而且能夠感受到他對她的愛。”

“另外還有藍馬老師在《三八線上》中扮演的軍官參加和平談判的那一段,於是芝老師在《洋麻將》扮演的魏勒最後輸牌的那一段,都是對應了角色的性格特徵。”

見四人越來越犯迷糊的臉,徐容笑著搖了搖頭,道:“我說段戲,你們設想一下,假如你在大街上遇到一個向你乞討的乞丐,你會怎麼做?”

徐容見四人似乎都不敢回答自己,衝著楊蜜和袁珊珊道:“楊蜜你來演乞丐,等會兒跟珊珊說大爺你行行好,然後珊珊你給她錢,臺詞隨意發揮,你們倆演一下。”

楊蜜瞪大了眼鏡,伸手指著自己的鼻子:“為什麼是我演乞丐?”

“因為你拍的戲多啊,演起來比較像。”

“好吧。”楊蜜直覺徐容出發點有問題,可是對方的理由又讓她覺著似乎有點道理。

小張同學轉過頭,瞧了瞧徐容,先是眉頭皺了皺,可是又很快地撫平了。

她相信徐老師應該不是故意的。

嗯,肯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