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進入陳陽(第1/4頁)
章節報錯
此時已經離開方家村有幾十裡地的方瑜等人自然不知道方家村正在發生的事情。
方三多的果斷讓他們逃過了一劫。
此時的他們依然還在頂著烈陽趕路中。
一晃眼,他們已經逃荒了半個月有餘。
相比於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原本一身還算乾淨的人,此時身上卻滿是灰泥。
他們的頭頂還戴著一些樹葉編織而成的樹葉帽,身上到處塗滿了已經乾裂的泥土。
這是為了防曬。
這方法,是曹老頭說的。
這個曹老頭,就是那個曾經經歷過一次饑荒的那個老人。
這老爺子幾十年前遇到的災荒好巧不巧的,也是旱災,這些都是他記憶尤深的一些活命技巧,他沒有想到,自己這一生居然還能用得到第二次!
只不過,這次他沒有了年輕時候的身體,就連他自己都沒信心還能熬過這次。
不過,他自覺也是活夠了,孤家寡人的他早已看開,能多活幾天就是幾天,他的心態反倒是隊伍裡除了方瑜以外最輕鬆的。
不,應該會比方瑜還要輕鬆。
因為方瑜還得擔心他的叔叔嬸嬸。
頭戴樹葉帽,在隔絕太陽光的時候,有效的給大腦降溫,避免中暑。
身上的灰泥都是從河道里面淘的一些乾淨的河泥。
根據曹老頭的指揮,他們挖的都是那種細膩又帶有黏性的那種。
這種河泥塗在面板上還有點冰冰涼涼的感覺,往臉上一抹,方瑜甚至感覺自己在做面膜一般。
全身塗上這些河泥之後,這烈日之下的陽光被這層泥層擋住,成功的護住了自身的體溫和水分。
雖然等到河泥幹了之後,曬起來還是有點熱,但多了這一層泥鎧至少面板不會被直接照射傷害,還能有效降低熱度,讓自己不至於曬中暑。
這才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曹老頭的這寶貴的經驗,讓方瑜他們成功的依靠這個方法徹底走出了蕉嶺縣,進入了陳陽地區。
隨後,他們就在這地界裡遇到了從其他地區逃難而來的災民。
相比於方瑜他們只不過剛開始逃荒,他們這些人因為地處災害中心,逃荒的時間遠早於方瑜他們,此時趕到的時候,早已個個都骨瘦如柴,黑如焦炭。
他們的身上也塗滿了泥土,顯然這招並不是曹老頭獨有的。
但這也正常,這招逃荒的求生手法,總會有人傳承下來,而逃荒的時候,大家基本都是殊途同歸,途中相遇互相扶持也是正常的事。
就像是現在,大家雖然各不認識,但遇到了明顯也是逃荒的隊伍後,大家便默默的匯聚在了一起。
看著這些同為逃荒的人,方瑜的內心是極為震撼的。
從他們的瞭解中,他們已經逃荒了兩個月有餘。
規模最多的時候,足足有上千人一同逃荒!
上千人逃荒是什麼概念?
那真的就是一路上寸草不生!
他們所途徑的地區,都是旱災區,所以,當方瑜那邊的小河還能留有半截河面的時候,他們那邊的河流早已連河床都快露出來了。
河道里,那些來不及逃離支流進入主河道的魚蝦都在這淺水灘裡苟延殘喘。
旱災是天災,天災之下,需要避難的不僅是人類,森林裡的動植物因為食物的匱乏也會遷移,河裡的魚蝦因為水流的枯竭也會選擇逆流而上,進入主河道求活。
那些在現代世界叫嚷著古代旱災了沒得吃為什麼不捕獵,不撈魚的話語,就如同“何不食肉糜”是一個意思。
動物在對天災的感應上往往比人類要敏感的多。
在旱災即將到來的時候,有動物感應到了天氣的變化,往往很早就會進行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