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這個嘉賓,穩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陽今天的提問,並非當初在郵件上準備的話題,而是聽了許耀明的PPT之後,臨時想出的提問。
高陽自然也可以問一些比較尖銳的問題,比如COMPAQ目前的渠道代理模式,代理商就是所謂的搬箱子,沒有什麼增值服務的能力。
甚至,COMPAQ的渠道管理,可能就覆蓋了總代、一代和部分省級分銷,是相當粗放的。
代理商給COMPAQ打錢進貨,COMPAQ進行銷售授權,年底為了完成銷售任務,可能還會向代理商壓貨。
很多渠道方面的事深究起來,其實就那麼回事。
這個年代,家用電腦的市場規模還比較小,很多人選擇去電腦城找DIY商家裝機,品牌電腦的價格要貴很多。
COMPAQ這些品牌,其實重點市場在行業和商務使用者,一個省級分銷商,也許一單業務就是幾十上百臺電腦,一個大單子甚至會幾千上萬臺。
此外,COMPAQ收購DEC之後,兩家公司在代理體系上差異很大。
DEC是做小型機的,使用者通常是行業大客戶,比如銀行,一臺小型機的價格,可能等同於幾百上千臺PC。
DEC的代理體系是很難與COMPAQ融合的,雙方銷售模式幾乎完全不同,DEC的代理渠道,在銷售小型機時,想帶動COMPAQ PC的銷售並不容易。
而COMPAQ的PC代理商,想要助力小型機的銷售,完全沒那種做行業大客戶的能力,小型機涉及到很多售後服務。
更重要的是,DEC被COMPAQ收購後,很多DEC使用者處於觀望狀態,不再跟DEC下小型機訂單,甚至取消了原來的訂單。
這些方面,深究起來,高陽可以提出一連串的話題,不過,他沒必要這樣做。
隨後,高陽又問了一個家用電腦方面的問題,便不再插話了。
今天這些記者,對IT渠道的瞭解,沒人能跟高陽相比,高陽前世畢竟有10年的職業經驗,甚至被稱為渠道專家。
今天點到為止,引起許耀明的關注就行了。
上午11點過,許耀明的專訪結束了,有兩三家媒體對渠道不感興趣,記者問了一兩個問題應付了事。
有兩個記者留下來,跟許耀明交換名片,閒聊兩句便走了。
高陽留在最後,從包裡取出CPI渠道論壇的書面邀請函,遞了過去:
“許總,CPI在11月下旬舉辦第三屆渠道論壇,我們想邀請您參加並發表主題演講,這個論壇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家代理商,對COMPAQ的渠道拓展非常有價值。”
許耀明接過邀請函,認真看了看,笑問道:“CPI從哪裡找來的這些代理商?”
高陽介紹道:“是這樣的,許總,CPI全國版重點聚焦渠道,每期報紙發行超過10萬份,我們對全國各地的IT商家都是免費派送報紙的。
CPI集團與其他IT媒體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在全國20多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設立有分部,並且出版發行CPI地方版。
CPI地方版,像魔都和粵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發行量在2萬份左右。小一點的城市,發行量也在8000到1萬份。
CPI全國版加地方版,在全國每期合計發行超過40萬份報紙,其中絕大部分讀者都是IT商家。
可以說,沒有任何媒體比CPI更瞭解IT商家,也沒有任何媒體能這樣大面積覆蓋IT商家。
實際上,全國各地的IT商家,每年參加我們的渠道論壇都是很積極的,我們還會進行篩選,來參會的商家,絕大部分都是公司老闆。”
這些事,反正就是吹,高陽吹得的挺溜,毫無壓力。
“哦?”許耀明頓時來了興趣,“這些商家都來自哪些城市,都是做什麼產品的?”
高陽又介紹道:“從分佈來看,全國各大區主要省份都有,其中省會城市佔七成,地市商家佔三成。從業務方面看,PC是主流,能佔到一半。此外,還有做伺服器、外設等產品的,也有一部分是SI和ISV。”
許耀明又問:“這些老闆都是自己掏錢來參加你們的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