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怎麼做,誰來做?(求票求支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陽記得,在自己的老家,大概2009年的時候,農村裡有30%左右的家庭,屋頂都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
在仁水鄉那麼小的鄉鎮上,也有代賣太陽能熱水器的商家。
商家拉著熱水器,到農戶家樓頂上安裝好,之後便基本不用管了,賣一臺熱水器,能掙五六百塊錢。
那裡可是蜀川,一年四季,除了春夏季節,大太陽天氣是不多的。
到了冬天,一個月就見不到一週的太陽。
可見,太陽能熱水器,曾經在農村普及到多麼恐怖的程度。
2009年,一臺雜牌太陽能熱水器,照樣能在農村賣到兩三千塊錢,實際上,這是一種暴利產品。
大品牌的太陽能熱水器,都顧及不到仁水鄉這種小鄉鎮市場,因為在市縣級市場和重點鄉鎮市場,已經吃飽了。
也沒有一家品牌廠商,有能力和資源,覆蓋到全國所有的市場。
這玩意兒,哪怕高陽不懂,也知道沒多少技術含量。
高陽規劃的這個專案,大概可以做到2011年的樣子,到時候移動互聯時代開始了,紙媒的廣告經營,就會開始慢慢滑坡,最後做不下去了。
“高陽,咱們做這樣一份媒體,刊號怎麼解決?”吳博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高陽道:“吳老師,這個問題我早想好了,不找報刊出版刊號,無論是掛靠哪一家單位獲得刊號,等咱們做大了,人家一句話就可以收回。我們,只能去申請工商廣告直投刊號,做DM雜誌。”
吳博想了想:“你剛才說過,還要做一本行業性期刊,如果再去找一個雜誌刊號,感覺會好一點。我們對外,可以稱為某某雜誌社,也可以招一些記者,這樣,會顯得很正規。”
高陽想想道:“吳老師這個主意挺好,不過,這本行業期刊,和我剛才說的DM雜誌,就要在形式上完全分開運營,做成兩家公司了。”
吳博道:“這樣是最穩妥的辦法。”
高陽道:“好,剛在談了大體的辦刊思路,現在,就是投資的問題了,大家是否願意投資,一起創業?”
眾人都紛紛表示支援。
高陽道:“我手裡現在的資金,大概有400萬,我就全投了,各位根據自己的情況考慮,五萬十萬的,都行。”
最後,吳博決定投50萬,周文彬和方建都投40萬,孫成義投30萬,宋良秋和張躍投20萬。
結果,吳若涵嚷著,也要投20萬。這丫頭肯定又要去榨她哥吳鵬了。
總共出資620萬,對於啟動這個專案來說,錢已經夠多了。
股本620萬,就算成620萬股,公司註冊,法人代表便是高陽,這是大家一致的意見。
高陽又道:“現在就是誰出來做的問題了,本來,我打算今年離開CPI的,現在走不了,再怎麼著,也得幹完這一年再考慮。”
張躍道:“陽哥,要不我們都出來做得了,反正是自己的事業。”
高陽白了一眼:“怎麼,去年多掙了倆錢兒,有底氣了?”
張躍嘿嘿一笑。
高陽道:“我們現在不可能都離開CPI的,這樣的話,馮老闆都要找人砍死我了,只能在幾年之內陸續撤出來。”
孫成義笑道:“我先撤出來吧,反正這件事,當初也定了的。”
吳博道:“我也可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