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買寫字樓?(月票加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陽和古雅雯,日常還是住在報社街對面的韋伯公寓。
香邑山莊的別墅住著是舒服,只是畢竟有20多公里路,每天跑來跑去的,還是有些麻煩。
古雅雯辭職以後,就開始跟吳博等人註冊公司。
考慮到稅收優惠等方面的因素,公司註冊地,選在了偏遠的門頭溝。
CPI京城分部的公司,也是註冊在這個區,日常也在維護稅務方面的關係。
這個年代,開公司做生意,想要賺錢,就得想辦法合理避稅。
CPI每年春節發年終分紅,都發的是現金,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按高陽的意見,註冊了兩家公司。
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他自己,另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古雅雯。
之後,就得申辦營業執照等手續。
何勇找朋友,真搞定了全國直投的工商DM刊號。
吳博也找朋友拿到了一個工業研究方面的期刊刊號,類似於承包,每年管理費30萬,挺便宜的。
當然,如果不會經營,沒有好的方向,一年30萬管理費也能虧死你。
現在可是2002年,30萬,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筆鉅款,哪怕這裡是京城。
要辦營業執照,就得先有辦公場地,這是大家最近在忙的事。
按高陽的意見,辦公地點最好弄在報社附近這幾條街,大家上班都方便一點,不用挪窩。
當然,吳博以後上班比較遠,暫時克服一下,等公司業務做起來了,到西邊再買一套房就是了。
高陽投資房產理財的理論,現在已是深入人心,報社的地主越來越多了。
這個理論,連海的撈兩位創始人都服氣。
章勇決定自己掏錢,在大慧寺附近按揭二三十套的房子,用作員工宿舍。
高陽挺高興,大大的飄揚了章勇幾句。
只要不從公司抽錢就好,高陽還等著從海的撈分紅,儘快分回那1000萬投資呢。
將來,海的撈公司每到一地開店,都可以考慮買房,用作員工宿舍。
給員工家的感覺,然後公司持有房產,還會一路增值。
餐飲業要賺錢,控制人工成本很重要,所以外地餐飲公司進京開發市場,服務員通常都在當地招聘,培訓後送到京城,包吃包住,工資開得比較低。
京城本地人都是大爺,太有優越感了,請不起,也惹不起。
CPI京城分部所在,位於西北三環以內,主街道叫中關村南大街。
往北過了三環的四通橋,然後就是人大,再往北不遠,就是京城的幾大電腦城了,還有京大和水木大學。
報社附近要找寫字樓,其實不容易。
CPI京城分部,在幹休所租了500多平的辦公室,都有六七年了,現在一年房租不到30萬,算便宜了。
這樣的辦公樓,其實很難遇上。
古雅雯和吳博等人跑了三四天,都沒找到一處合適的寫字樓。
著急,心累。
古雅雯現在辭職了,高陽每天中午還能享受到回家吃飯的待遇,娶個賢惠老婆,人生真是撞了大運,何況還是個白富美。
3月28日中午,早早吃了飯,古雅雯挽著高陽下樓走走,消消食,再回家午休。
這幾天找不到合適的寫字樓,古雅雯也有些鬱悶,她不想讓高陽為這些小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