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51頭條?(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想法,我們現在能透過技術手段實現嗎?”
面對高陽的問題,賀廣文等技術專家都陷入了思考。
高陽這些想法太新鮮了,跟目前的新聞類入口網站內容生產模式完全不同。
張義明率先回答:“高總,我談談自己的看法,按您設想的網站新聞生成模式,已經涉及到智慧技術的應用了。
人工智慧的技術概念,誕生於50年代中期,名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
在80年代,AI應用曾經有過突破,像醫療和化學領域的AI專家系統。
近年以來,最典型的就是1997年,深藍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高總設想的這樣一個新聞網站,跟純粹的AI應用還是有區別的,其中的重點在於,我們需要透過相應的演算法和程式設計,再結合搜尋引擎技術,來實現這樣的熱點新聞抓取,還有智慧化的更新和推送。
從研發而言,我們需要引進一批演算法、程式設計和搜尋引擎開發的人才,可能花的時間比較多,投資也會比較大。”
陳樺道:“我同意義明的看法,高總的構想,在現有的技術環境下,應該能夠實現,只是我們需要引進一大批技術人才,組織力量攻關才行。”
高陽道:“陳總和義明,都是搜尋技術方面的專家了,特別是陳總。我想問的是,如果人才到位,資金有保障,我們要花多少時間攻關,才能解決這些技術問題?”
陳樺想想道:“高總,如果能組織一個60人左右的技術攻關小組,可能9個月,或者最晚一年,一定能解決。”
高陽又問:“如果人員翻一倍,組織120位工程師來攻關呢?”
陳樺道:“高總,有120位工程師,半年時間,一定能解決。”
高陽微微一笑:“好,那這個專案就由陳總來負責,義明儘量協助,研發資金不需要你們操心,你們要操心的是儘快解決人才引進的問題。”
陳樺是個技術宅,也是國內搜尋技術領域頂級的專家,頓時有些激動道:“高總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這個專案如果攻下來,會是一大突破啊。”
張義明也道:“是啊,高總,這個網站的技術架構如果實現了,很可能對新聞類網站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創新了。網站的內容生成,會變成以工程師為主,而不是編輯為主。”
方四文也讚道:“高總的構想,如果能在技術上實現,的確是革命性創新了,我們很有希望打破目前的新聞入口網站格局,一馬當先,一鳴驚人啊。”
對這樣的看法,賀廣文和張曉龍,站在技術角度,也深表認同。
而方建、吳博、孫成義、陳森和張躍,都有傳媒工作經歷,暢想著這樣一家新聞網站誕生後的場景,更是頗為興奮。
高陽笑道:“那這個專案,代號就叫[51頭條]吧,從今天開始就正式立項了。
攻下這個專案以後,富餘的技術人員,正好可以轉向智慧技術方面的進一步研發。
明年我們建設總部大樓,還有51NB聯合研究院,可以考慮成立一個智慧技術與應用研究所,解決未來公司戰略發展上,對智慧技術需求的儲備。”
陳樺道:“高總這樣規劃,真是太好了。”
陳樺確實挺興奮,還是大公司好啊,有財力。
高陽這位如同財神爺一樣的存在,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很有魄力,對於技術宅來說,51集團如同福地啊。
51集團研發部門的起薪,高出網際網路行業同行30%左右,已經是計算機相關專業應屆大學畢業生首選的求職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