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高陽喝了一口茶,接著又道:

“從公司內網上,個別員工針對集團入股恆升電子一事的議論,我感受到了非常不好的一面。

51集團發展太快了,因為我們發展的戰略大方向是網際網路,很多專案的創辦都要搶時間, 要儘快完成佈局。

在此過程中,我們可能忽略了企業文化建設,忽略了團隊建設,管理上沒跟上公司發展的節奏。

企業內網是什麼?

這裡是公司內部線上公開交流的工作場所,是為每一個員工提供為集團和各公司發展獻計獻策的地方,不是網咖, 不是外面的網際網路論壇, 更不是菜市場!

我們在公司內部管理上,在工作氛圍的引導上, 明顯出了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今天在場的各公司管理層和中層幹部,都要反思,要自我檢討,要去思考我們的內部管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一些員工在內網上議論集團入股恆升電子一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就舉一個例子。

有一位員工在內網發帖說,恆升電子的股價停牌前才5塊多錢,我們花每股10元的代價,花了2.4個億去接盤創始股東手裡的2400萬股,感覺不可思議,就是直接去股市買股票,也花不了這麼多錢。

這樣的言論出現在我們的內網上,而且還有個別員工跟帖表示贊同,簡直荒唐可笑。

且不說戰略投資恆升電子,是董事會層面討論決定的重大決策, 就是在常識層面, 這樣的言論出現在51集團內部,也讓人感覺可笑,甚至悲哀。

對於股權和股票交易沒有一點常識,便這樣大放厥詞,這像不像網路上那些胡說八道,喜歡跟人憑空放嘴炮的鍵盤俠?

在我們與恆升電子商談入股之前,誰能用2.4億的資金,在股市直接買到2400萬股的恆升電子,我獎勵他1000萬!

對於集團的一項重大戰略投資,我們的內部員工,不去理解和思考公司的戰略目的,不去了解恆升電子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到底有何價值。

反而作為一個門外漢,不懂裝懂,高談闊論,指點江山,指手畫腳!

妄議集團董事會的決策!

一個人,對於自己不瞭解、不懂的專業領域, 不去學習思考, 反而張嘴就來,這樣的態度是可悲的, 也是可怕的。

這兩三年以來,我們從太陽能傳媒開始,從20多名員工開始,發展到了現在有1400多名員工的集團。

這1400多名員工,超過60%是大學本科畢業生,還有不少重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現在,51集團出現了這樣的現象,說明了什麼?

說明我們在管理上出現了大問題!

當然,作為董事長,我首先要進行自我檢討,51集團過去推崇的,比較人性化的,比較寬鬆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的企業發展規模了。

過去我們從在CPI做同事的年代開始,大家崇尚團隊協作,一起努力,朝著同一個目標打拼奮鬥。

這樣的傳統,在今天的驕陽公司、遠大公司甚至51同城,可能都還有存在。

但是新的專案,新的公司,新的團隊,是否還有這樣的作風,這樣的團隊協作精神,就值得懷疑了。

這樣下去,我們遲早會變成一群烏合之眾,一個專案,可能站著一堆評論家,只有少數人才是埋頭苦幹的實幹家。

今天,我提醒在座的每一位同事,51集團不需要評論家,需要的是實幹家,需要的是強有力的執行者!

對集團公司和董事會的決策,各專案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堅決執行。在各專案公司,從各個部門到各個崗位,首先需要做的,也是堅快執行公司管理層的相關決策與工作規劃。

在此基礎上,在自己崗位上首先做好本職工作,完成工作任務,達成了目標,你才有資格向公司領導層提建議,立足於自己的工作,立足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提出相應的建議。

51集團不需要誇誇其談的員工,更不需要以奇談怪論來搏出位的人。

從春節之後開始,針對新員工的入職培訓,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要更到位,針對集團所有員工的培訓與提升,要進行系統研究,要拿出一套科學的,可執行的方案。

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培訓,有必要的話,我們該聘請專家就聘請專家。

總之,要有一個可執行的,明確的方案與規則,能讓每一位員工都能看到自己的職業方向,職業階梯是什麼樣子,怎麼一步步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今年在場的每一個人,也需要反思,需要總結,更要不斷學習提升。

51集團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從2006年開始,發展速度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快。

今天在場的每一位同事,都對51集團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將來,我不希望看到有任何一個人因為固步自封而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