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別開生面的晚自習(第1/2頁)
章節報錯
“先向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68年的,馬上就要30而立了。
在BJ讀的大學,一直在南方混,今年剛回的學校。
陳校長給了我一個任務,讓我來帶這屆的尖子班。
他告訴我這是三中歷屆學生,最精英的一個班,中考最低分數都超過了510分,滿分是640分。
我們都知道高考滿分是750分,如果以等比例來計算,大家都算是600分以上的潛力選手。
來,大家為自己鼓個掌,在我們北水,如果高考能過600分,可以上名校了。”
蘇幼安笑著鼓掌,一樣的話術,不一樣的體會。
一般人都是打一巴掌給一個棗,紀老師的話術是給個棗,等你甜完來發現是毒藥。
“回到學校以後,經常有人問我一個問題,說像我這樣讀了大學出去的人,在南方也小有成績。
為什麼要回來教書?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沒有答案。
1990年我大學畢業後回到梅林,在三中只帶過一屆學生就停薪留職去了南方,一呆就是六年。
老實講,我對教書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那麼熟練哈,所以大家不要緊張,你們是新人,我也是新人。”
紀子華說到這裡,突然站了起來,在黑板上寫上“資訊”兩個字。
轉過身,拿起講臺上的高中語文上冊揚了揚,“這次回來不是想來跟大家講課本上的這點內容。”
“這個上面的內容,只要稍微認真點,自己一個星期也就看完了。
再去路邊買本盜版教參,對照著一些典故和資料,最多兩個星期就能自學完。
大家初中學習文言文,都聽過一個詞叫通假字吧。”
“聽過!”
“嗯,聽過這個就叫資訊。通假字是什麼意思?
其實就是古代有人寫了錯字,後來有人沒搞清楚就跟著繼續用了。”
紀子華把通假字寫在了黑板上,又寫下漢語拼音四個字,簡體字三個字,跟著又加上語法。
“有誰知道漢語拼音是哪一年正式出爐的?”
班級裡鴉雀無聲,就連知識淵博的支書李利震這次都沒有舉手。
蘇幼安想了想,鬼使神差的舉起了右手。
旁邊的劉迪本來在看言情小說,聽到旁邊的動靜,連忙用教材把小說藏得更深了些。
心裡暗罵,“一天出兩次風頭了啊,到底是什麼妖怪?”
“這位同學叫什麼名字?”
“我叫蘇幼安,漢語拼音最早的方案是在55年57年研究制定,在58年人大會議上批准透過的。”
“ok,非常標準的答案,你上來把時間寫上去。”
好吧,原來是想要個小助手。
蘇幼安接過粉筆,認真的在漢語拼音下面添上了1958年。
紀子華回過頭,“簡體字呢,你要是知道就一併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