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七章 換洗皇宮(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們不能死,你們不能死...給勞資活過來,全部都給勞資活過來。”
謹身殿中,馮勝不停的拍打著已經死在殿中的自家二管家和二管家的侄子,此時的馮勝全身都感覺到了顫抖,乃乃得,這到底是什麼事情,是不是有人給自己設了套,這要是死無對症,那自己以後就完了。
馮勝此時已經感覺到了絕望,跟著御醫還起身道:“陛下...兩人服下的毒藥是鶴頂紅,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這一句話,讓馮勝一個癱倒,跟著轉身跪在了朱元章的面前大聲喊道:“陛下,臣死罪,臣死罪...!”
好在這個時候,朱朗走到了馮勝的面前道:“宋公國何罪之有?”
“太平郡王?”馮勝抬頭看向了朱朗,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朱朗居然會為自己說話,要知道,自己可是聯合其他人對付過朱朗的。
“宋國公疑惑本王為什麼替你開脫?”朱朗微微一笑道:“很簡單,因為本王和父皇都不相信宋國公是如此忘恩負義之人,更不是那種愚蠢的人,毒殺皇后,居然還用自家的下人,這是該有多愚蠢。
本王和父皇更傾向於,有人在挑撥宋國公和父皇之間的關係,要讓父皇對宋國公下手,好達到不可告人的秘密。”
“是....是...郡王殿下說得一點沒錯...!”馮勝跪向朱元章道:“陛下,我怎麼可能會下毒毒殺嫂子,嫂子我永遠都是敬重的,這有人對嫂子下手,不管是誰,馮勝一定與他不死不休。”
“起來...!”朱元章看著馮勝道:“要是不相信你,咱會將你一起喊來,你是什麼樣的人,咱還不知道,這次將你傳進宮,就是要和你一起商量商量,怎麼將那些毒殺你嫂子的人給揪出來。
咱這次是十分的生氣呀。”
“陛下...您吩咐,您讓馮勝怎麼做,馮勝赴湯滔火在所不辭。”馮勝又是一個頭磕了下來。
朱朗這個時候看向了毛驤問道:“毛指揮使,下面該怎麼辦?”
毛驤連忙走了過來躬身道:“回殿下...依臣之拙見,現在的線已經夠多了,我們此時要做的就是尋找到所有線糾纏的地方。”
“什麼意思?”朱元章看向了朱朗。
朱朗解釋道:“每一個人,每一個事件都相當於一條線,這些線看著好像都是獨自一條,但是他們隱藏在下面的就是線與線的糾纏。
就好像善老五和善財,小豆子和善老五...這就是他們的糾纏之處,只要可以找出更多的糾纏之點,那麼就有很大的機會找到事情的真相。”
“啊...原來是這樣,那好...咱下旨,全面的徹查,一切由朱朗為主導,毛驤為副...!”隨後朱元章看著朱朗道:“朗兒,咱不給你期限,咱知道你現在比咱著急,你想要誰,咱就下旨讓他去幫你,咱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將幕後黑手給咱找出來,咱要下旨剮了他。”
“兒子知道了...兒子會立即組成一個專桉組,請爹放心...不抓到這些混蛋,兒子就不離開應天。”朱朗也說出了自己的承諾。
.............................
西安門外,周驥被帶到了門前,朱二虎看著周驥道:“好了,你可以回去了,下一次不要再做這些蠢事了,這宮門也是你可以阻擋的。”
“是...多謝二虎叔。”說完,周驥也是騎上自己的坐騎離開了皇宮,這位周驥剛剛經過調查,來宮中是為了接一名御廚回家給周德興做菜的。
《五代河山風月》
曾經朱元章也準了這件事情,所以沒有什麼嫌疑,隨後也就被放了。
不過,就在周驥回到了自家的侯府之後,周德興立即就將周驥給招到了自己的書房之中,這爺倆在書房中說了好一會的話,至於說的是什麼,那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與此同時,在應天城外的一個小山村中,三位穿著藍衣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其中一人道:“毒殺失敗,不過啟用了第二套方桉,但是現在好像沒有什麼用。”
“混蛋...一群蠢貨,這是多麼好的機會呀,為什麼就一點都不珍惜,就差一點點,我們就可以報仇,讓那個討飯的朱重八嚐到生不如死的滋味。”
“好了,現在發火也是於事無補,不過,也有一個好訊息,那就是周德興很可能已經入了我們的套。”
“周德興嗎...。”另外兩人看著說話的人問道:“他要加入我們了?”
“加入還有點早,不過,他已經有這個意向了,這次我們的行動,這位應該都清楚,他還安排自己的兒子去了宮門前,但是他兒子回去之後,他卻一點動作都沒有。
我看呀,八成他已經對我們有了歸順之心了。”
“好...好...有了周德興我們成功的機會就更大了,這樣我們就可以為明王報仇了,朱重八竊了我們紅巾軍的帝位就算了,可是這個討飯的卻要溺死小明王殿下,他明明知道小明王殿下是最怕水,這個朱重八,就是個衣冠禽獸的畜生。”
這些人的話一說完,其實這三人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這三人名叫趙一凡,錢忠,林褐勤...他們都是紅巾軍小明王的貼身侍衛...。
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能會有一個疑惑:我國古代各個朝代的名稱是如何得來的?總的來說開國之君為新朝起名的由來一共有兩種,一種是他之前的封號或是發家地,例如秦朝的前身是諸侯國秦國、劉邦曾獲封漢王、曹丕的父親曹操被漢朝封為魏王、隋文帝楊堅是隨國公、唐高祖李淵是唐國公、趙匡胤在宋州發家等等。
另外一種則是取自各種文獻或是傳說,例如商朝取自《詩經》中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朝人的部族圖騰就是玄鳥、元朝的名字是忽必烈定的,取自《易經》中的“大哉乾元”、滿族皇太極為了剋制南方的明朝,以李白詩句“大明夜已殘,天人清且安。”將國號又後金改為了大清。
那麼大明的國號由來又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