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一章 燧發槍(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達的大軍直接攻打到了漢城城下,李成桂那是著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大明的軍隊實在是太強了,李成桂號稱是朝鮮的戰神,但是就算是他親自的指揮戰鬥,也根本無法抵擋得住大明的武器。
從大明的進攻到攻打到漢城,大明僅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這兩個月戰死的朝鮮士兵足足八萬人,大明計程車兵呢...居然不足百人,這就是熱武器對冷兵器的絕對優勢。
此時的漢城位於朝鮮半島的心臟地帶,鄰近漢江,掌握了國家的命脈,李成桂發動兵變建立朝鮮王朝後,開城已經殘破,而他本人也很想離開這個高麗王朝的心臟以擺脫高麗殘餘勢力的影響,以另立乾坤,所以更是加速了遷都進展,而從經濟、交通甚至風水等各方面考慮,當時的漢陽都是作為新都的不二選擇。
於是,朝鮮王朝遷都漢陽並將之改名為漢城,大力建設各類設施,自此開始,除了朝鮮定宗將都城遷回開城外,其它時間朝鮮半島的政治經濟中心均在漢城。
漢城府狀啟》有關漢城府人口的記錄,當時記錄漢城府府城內居民共有16921戶、人口103328人;都城外裡範圍內的居民共有1601戶、人口6004人,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漢城的人口都大致保持在這個範圍。這個規模大概相當於此時大明一個比較大的府城。
雖然今年的冬天依舊寒冷,但是大明的軍隊穿的都是棉襖,棉鞋,吃的也都是好東西,不過,在攻打朝鮮的時候,大明很多士兵也是吃了朝鮮人的虧。
這些朝鮮人偽裝成百姓對大明士兵偷襲,一次意外兩個小士兵就被偷襲成功,這也激起了徐達的殺心,在隨後的對朝鮮攻佔之後,徐達下的都是屠盡的命令,一是為了震懾,二是為了報仇,也因此,朝鮮這邊死了很多的人。
與此同時的倭島也是受到了朱棣,朱樉的聯合攻擊,一開始朱棣是聯合南朝打北朝,跟著北朝打得差不多了,就立即反過來直接攻打南朝,這南朝也是軟骨頭,被朱棣和朱樉一宣戰,直接選擇了投降,為什麼如此的直接,因為此時的朱棣和朱樉的軍隊已經配備了燧發槍。
朱朗的技術部在洪武十五年末的時候,直接研究出了燧發槍。
燧發槍是什麼,它是一種可以快速射擊的槍械,應該被稱之為槍械了,只要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一下,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黃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這種擊發機構稱之為撞擊式燧發機,裝有撞擊式燧發機構的槍械稱為撞擊式燧發槍。
撞擊式燧發槍的優勢不言而喻,它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本來這種燧發槍是要在16世紀中葉,由一名法國人制作完成,要知道這位法國人制作出第一支燧發槍後,他的名聲迅速傳遍歐洲大陸。
但是燧發槍的命運,卻沒有這麼順利。
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乘坐馬車去探望大臣蘇利的路上,被人舉刀刺殺。隨著亨利四世的去世,燧發槍裝備部隊的程序停滯了。
許多法國將領反對裝備燧發槍,理由是:“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點燃黑火藥。”
但歷史的洪流是不可阻擋的。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開始裝備燧發槍。讓人震驚的是,燧發槍裝備軍隊後,一發不可收拾,一直用到1848年,才結束裝備。
此時的大明剛剛1383年,燧發槍足足比歐洲早了約兩百年,而且朱榔還預先的改變了燧發槍的弱點,燧發槍平均口徑大約為13.7毫米,由於還沒有發明後裝彈式火槍,所以這對當時的彈藥裝填技術做了很高的要求,按以前的裝填方法,裝填彈丸時,需將彈丸放到膛口,用木榔頭打送彈棍,推槍彈進膛,這是非常費時間的,在戰場上,就意味著浪費生命。
朱榔直接發明了一種快裝填法,使用浸蘸油脂的亞麻布或鹿皮片包著彈丸,裝入膛口,減少了摩擦,不僅加快了裝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也增加了。
如果沒有朱榔,明朝大概會在1635年,火器研究家畢懋康也製作了燧發槍。
可惜的是,畢懋康製作出來的燧發槍,它的構造和效能與以前的鳥銃無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
當然了,即使是這樣,自生火銃的出現,將我國使用了兩百多年的火繩點火法,改進為燧石發火。
也算是我國火器史上一個大革新。
因為使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遇到風雨的天氣,火門裡的火藥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雨打溼,以致不能發射;有時還沒有瞄準好,就過早地誤放了。
畢懋康記載的是撞擊式燧發槍,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黃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隨時都可發射。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並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
在大明火器史上是一項意義重大的變革。
但是現在朱榔直接將大明的火器提前了幾百年,也讓大明軍隊的戰力呈幾何倍的增長,本來倭島的戰爭處於了膠著狀態,因為朱棣的軍隊已經處於疲憊狀態了,朱榔這邊剛剛研製出了燧發槍,並且三段射擊也是剛剛磨合,需要一個演練的地方,朱榔給朱樉和朱棣去信。
信中大抵的內容是,只要給金一萬兩,銀三十萬兩,就會借給他們一支無敵的軍隊。
朱樉和朱棣都是相信朱榔了,立即一起答應,不過,一開始朱樉和朱棣看到了到達的所謂無敵軍隊,居然是一群揹著燧發槍,平均年齡不到二十二歲的娃娃兵的時候,都齊齊的認為自己被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