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五年過去了,讓朱榔驚喜的是,本來應該在貞觀十五年離去的馬皇后和朱雄英,他們兩人居然沒有死,這可能是牛痘去了大作用,朱榔很是欣喜,畢竟這裡只是平行空間,既然可以改變馬皇后和朱雄英的死亡時間,那麼也一定可以改變朱標的。

曾經也有人研究過如果朱標沒有死,那麼大明朝的歷史走向:

如果朱標沒有早逝,那麼朱棣一定不敢篡位,因為朱元章的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的時候,朱標的其他的兄弟心裡面就有不滿,再加上朱允炆登基後在齊泰等大臣的勸諫下,急於的削藩,導致了眾藩王的利益受損,也就發生了明朝建國僅幾十年的第一次動亂。

如果過朱標不是早死的話,“靖難之役”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從朱標和他的兄弟們的感情來講,他這位長兄算是做得非常稱職的,他對眾弟弟們十分的友愛,其中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犯過錯誤,朱標在朱元章面前從中調和求情,使他們免受責罰,所以他在眾皇子中建立了自己的威望,也是種王爺非常服帖的大哥。

所以以此來看,如果朱標不早逝,他登基後的大政方略會得到眾兄弟的擁戴,操作起來可能會比較的順利。

再者,從朱標的性格來講,他是一位非常仁慈的太子,不光是為弟弟們求情,當年楊憲桉和胡惟庸桉牽扯麵較廣的時候,朱標也為眾受牽連的大臣開脫和求情,也保住了部分人。

而且李善長、劉伯溫、湯和和張昶等人也經常是太子的座上客,在文臣武將之間他做得遊刃有餘,因為性格問題,待人比較親和。

所以一旦登基後,他的掌管的大明朝會有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應該也會是下一個洪武之治。

當然,因為朱元章施政的性格都是霹靂手段,朱元章在世的時候,一些“淮西勳貴”都被他清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循規蹈矩的文臣武將。

朱標登基後首先會摒棄一些陳規陋俗,開海禁、重文臣,而且裁除嚴酷的刑罰、酷吏等等,應該可以讓大明朝河清海晏,民眾休養生息!所以,因為朱標的性格和在兄弟臣下心裡的威望,由於他而引起的戰事的機率很小。

因此,如果朱標不是早逝的話,明朝的發展會有以下的個方向:1、休養生息,發展生產;2、開海禁,交往各邦;3、下一個“洪武之治”。

朱榔一定不會讓自己的大哥這麼年輕就不明不白的離世,只是世上的事情真的很說不清,洪武十六年來到了,但是隨著洪武十六年的到來,朱榔也感覺到了今年的異常,因為朱榔感覺到了洪武十六年特別的冷。

早在二月的時候,登州這邊就開始下雪,而且這雪下的十分的古怪,因為同平常的大雪不同,這段時間的降雪頻率尤其頻繁,而且降雪量非常的大,持續降雪時間較長。

這也導致了雪深數尺有餘,就連往年不會結冰的淮東之海,都結冰四十餘里,堪稱奇聞。

這樣的極端天氣,百姓是很傷的,好在登州府有朱榔坐鎮,朱榔大手一揮,立即撥金五十萬兩,銀三百萬兩用於救災,不但如此,朱榔還下令三個駐紮在登州府的十五萬海龍軍參與救災。

都知道古代的兵都是老百姓的噩夢,老百姓對兵都害怕的,為什麼,因為古代的將軍為了鼓舞士氣,大家拼死拼活給你幹,你總得給點好處吧!

特別是一線普通士兵,那真的是在拿命在拼,一不留神敵人的刀就砍在自己身上。這些士兵憑什麼給你拼命,他們不知道逃跑嗎?不知道投降嗎?

難道就憑你那兩句所謂的“正義的戰爭”,就想讓成百上千計程車兵去為拼命?你得給一點士兵們看得見的好處,而且是很大的好處,他們才會去為你拼命,才會不投降拿命上。

那麼什麼才是看得見的好處,戰後允許縱兵搶劫才是最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士兵們拼死拼活打勝了仗,你不讓他們搶劫一下,放鬆放鬆蹦緊的神勁,他們會憋發瘋的。

可能有人會說戰後封賞不是同樣的給好處,可是一場戰爭下來能得到封賞的有幾個人?除了為首的幾個將領外能得到封賞外,大部分士兵是啥也得不到的,頂多賞瓶酒賞塊肉吃。

戰爭的目的是幹啥只有高階將領知道,普通士兵只知道打仗,因此你給成千上萬的普通士兵講什麼是正義戰爭啦,什麼是反侵略了,什麼是除暴安良了,沒用。

特別是古代大部普通士兵還沒文化,對他們作思想工作起不了多大作用,什麼正義不正義的反正都得命上,當兵就是為吃糧。

為什麼農耕民族打不過遊牧民族,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農耕民族打遊牧民族沒啥可搶,好不容易打勝了仗,除了屍體就剩下草地了,士兵們啥好處也得不到。

而遊牧民族進攻農耕民族,破城之後好處是大大的,金銀財寶、女人,想要啥有啥,搶回去都是自己的,所以每一次遊牧民族南侵,士兵都是興奮的嗷嗷叫,因為這是發財的最好機會。

戰場是十分殘酷的,戰場上奮勇廝殺計程車兵精神壓力都非常大,都是憑著一股勁拼下來的,這股子勁非常容易崩潰,所謂的兵敗如山倒就士兵的拼命勁崩潰了。

優秀的將領就懂得掌握士兵這股子勁,懂得不停激勵士兵計程車氣,讓士兵始終保持高昂的鬥志。大戰過後,士兵的精神壓力達到了極點,都殺紅了眼,你不讓士兵放鬆一下,他們會崩潰的,而放鬆的最好辦法就是縱兵搶劫。

你這邊一搶,可就收不住是好人還是壞人,是百姓還是良民,所以你說百姓能不怕士兵,但是和別計程車兵不一樣,朱榔的海龍軍這次卻讓所有的登州府百姓知道了什麼叫百姓子弟兵。

那一年,大雪封住了登州的各個路口,就在百姓為了自己明日該吃什麼而頭疼的時候,忽然,百姓們透著自己的門窗聽到了有士兵高喊一二一的口號,跟著百姓們就感覺自己的面前有士兵開始剷雪。

等雪被鏟乾淨之後,那些士兵並沒有走,還給各家各戶的房頂上將雪給鏟走,跟著每一戶送上了十斤大米,兩斤臘肉和一些雞蛋和麵粉。

走的時候,那些士兵給所有的百姓一個軍禮,跟著再次去鏟另外一家,一夜的事情,整個被困的登州府又被那些士兵們給救活了。

更加讓登州府的百姓感動的是,那些士兵只幹活,餓了就吃腰間的饅頭,渴了就抓不把他們自己剷掉的雪,有好心的百姓拿來燒開的熱水,不過,那些士兵一口都沒有喝,他們告訴登州的百姓,秦王有規定不能拿百姓的一針一線,所有的百姓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