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弟...為什麼會這樣...父皇真的是這樣想得嗎?”

聽完了朱朗話語的朱標,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他有些難過的看著朱朗繼續道:“朗弟,可是劉先生是大明功臣呀...。”

“功臣而已...不是或可不缺,大明是我朱家的大明,是爹爹赤手空拳打下來的,所以不能有一點的傷害...這是爹爹最為捍衛的。”

“那劉先生該怎麼辦...至少劉先生是沒有錯的吧?”朱標有些激動的看向朱朗。

“我知道...所以大哥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不要再前往劉先生哪裡, 和劉先生保持距離,其次就是要讓劉先生放下執念,不要總想著回家鄉。”

“回家也不行?”朱標一個荒唐。

其實劉伯溫很聰明,他一點都不貪戀富貴榮華,劉伯溫很早就想告老返鄉,因為他已經意識到朱元璋不是當初那個禮賢下士的朱元璋,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帝王,自己隨時都有被處死的風險,在外人眼中的榮華富貴對於劉伯溫來說卻是自己催命的毒藥。

可是朱元璋卻不會放劉伯溫離開。

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朱元璋需要劉伯溫作為自己的助手幫助自己穩定政權,李善長和劉伯溫形成了針鋒相對的政治集團,這是朱元璋最想看到的局面。

只有他們兩個爭鬥起來對於自己才最有利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朱元璋希望利用劉伯溫來制衡。劉伯溫多次提出告老還鄉的要求,朱元璋都沒有答應他,他現在還不能讓劉伯溫離開自己身邊。、

這就是為君之道,只要下面的臣子鬥個不停,那麼自己這個皇帝就是安全的,你想要走,怎麼可能...所以說劉伯溫其實心中是很痛苦的。

劉伯溫身上有古代文人的傲骨。他幫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並不是為了獲得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負。他希望利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天下老百姓脫離水深火熱的生活,建立一個有秩序的王朝。所以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後,國家欣欣向榮,經濟發達,百姓安居樂業,這已經達到了劉伯溫幫助朱元璋目的, 他早已經想脫離朱元璋的控制。

伴君如伴虎,朱元璋是一個喜怒無常的帝王。在他身邊隨時都有可能面臨殺身之禍, 劉伯溫很清楚朱元璋是封建王朝歷史上最殘忍的帝王之一,劉伯溫聰明的認清了朱元璋帝王的真面目,這張臉背後隱藏著帝王的冷血和無情,隱藏著帝王的殘忍和好殺。

但是朱元璋卻不會讓劉伯溫離開,如果這個時候劉伯溫非要離開,那你就是找死,朱標用一種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朱朗問道:“朗弟,不做官了,做一個老百姓,只想著逍遙田園,父皇也不同意?”

“當然不會同意,胡惟庸現在成為了右相,爹爹需要一個人制衡,這個人選就是劉先生...我雖然出了一個主意,讓徐達回來以武將的位置佔據左相的位置。

但是爹爹還是不放心。

胡惟庸還是有脫離掌控的機會,所以劉先生就必須留下,因為劉先生是一個言官, 本身沒有任何權力,它只負責出謀劃策, 糾察百官!

同時, 劉先生是一個敢於說話的人,當初,爹爹問劉先生到底誰能當宰相的時候,劉先生一口氣把當選的三個人選全給得罪了一個遍!

但是他說的話還都是對的,所以爹爹對於這個人倚重的特別厲害,而且十分的信任他,為啥?其他的人離開了爹爹,他們還可以有一個淮西勳貴的團體抱在那裡互相取暖,可先生離開他就是閒雲野鶴一個。

對朝堂又沒有任何影響,他再聰明能幹的過那些淮西勳貴嗎?能搬得倒爹爹這個皇帝嘛,肯定是不行的。劉先生要想在朝堂之上站下去,就必須得緊緊地抱住爹爹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