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學習心理學,有時候越明白做人做事有多難。

人生到了第八個階段,也就是50歲以後的成熟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身體的衰老,少有人能在這個階段還繼續進步。

一些能人,50歲之後依然能力很強,甚至因為經驗的累計,超越成年期,擔任重要企業和組織的掌舵人。

這種人很少很少,絕大部分普通人,50歲之後,思維就開始固化了。

這種固化是一生的積累,並非講道理就能改變。這些人認知狹隘,看待事物呈現一維性,不符合自己觀點的內容完全接受不了。

為什麼有些老人被騙後,拼了命地維護騙子?其實他維護的不是騙子,而是他自己的思維,只是騙子順著他的思維走罷了。

迷信和科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科學允許說“不”。

所以,陸令有時候更願意去改變和教育孩子,而不願意去和那些成熟期的人解釋太多。

...

想到這裡,陸令總覺得自己還是有一點點牛逼的。

人家埃裡克森提出人生八階段理論,流傳世界;咱們的理論提出社會思維五個層次,不也是創新的嘛,萬一以後也流傳廣泛呢?

嘖嘖嘖,真有道理!

“你在想啥呢,陸哥”,在派出所吃午飯,青山看著陸令走神,問道。

“沒啥”,陸令看了眼青山,把思維轉了回來。

他有點擔心青山。

主要是,來市局考核之後,他發現市裡的很多規則,都和想象的不一樣。尤其是所謂的“積分規則”,到底是怎麼計算,從來沒有人說過。

在這裡,沒有人肯定地說,縣裡面的表現會計入市裡表現。

青山在縣裡拿了一個個人嘉獎,這是非常厲害的。對於新人來說,可能絕大部分人都從來沒拿過嘉獎,更不要說是今年。

如果這個成績也計入市裡的考核,那透過這個15選12的篩選,難度不大。

如果不計入,那青山作為輔警,一定吃虧。

不僅僅是身份吃虧,青山的性格也吃虧,派出所的工作大多數是處理糾紛和基礎案件,這些都不是青山的強項。

陸令能幫青山指路,但他不會幫青山作弊。比如說,搞個案子去抓人,青山表現神勇,這ok;陸令抓到人塞到青山手裡,這不行。

青山自己也不會答應。

...

派出所很忙,每天都有忙不完的糾紛,兩天的時間裡,陸令起碼處理了十幾起糾紛,島上都去了兩次了。

然而,強如陸令,週三這天下午,也是遇到了比較無語的。

大姐被騙了,來報案,要求警察幫她把錢追回來。張口閉口我是納稅人,說警察沒本事,敷衍她之類的。

這個詐騙案件比較特殊,是二手平臺交易被騙,雖然案值夠了,但是想立案,需要進一步核查一下,起碼要核查一下平臺的情況。

現在派出所是“有案必受”,陸令給她開了受案回執,她就找陸令要立案通知書,陸令說讓她明天再來拿,她就不樂意了,說話很不好聽。

一般來說,行政案件,也就是治安案件,受理案件的審查期限不能超過24小時,疑難複雜的,不能超過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