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端坐,帶著自信笑容的杜衡,心裡越發的滿意。

不過女主人反倒是有點波瀾不驚。

這樣的場面,說實話她見的多了。

每次去找醫生看的時候,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看病的大夫身邊總是跟著不少人。每當主治醫生說出什麼方案的時候,身後的其他醫生,總是能引經據典,不斷的佐證這個方子是完美的,是有效果的。

但是到最後呢,老公爹的病一拖就是二十年。

兩位醫生雖然明白杜衡用藥的意思,但是隨即又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單一的方子沒用,難道兩個方子合一起就有用?”

“當然不是。”杜衡回答的很果決。

而且杜衡從兩位的話語中聽出來,兩人的真實水平不低。但可能是因為術業有專攻,他們專供的方向不是這個,所以在用藥上,略顯匠氣。

你可以說他們是不知變通,也可以說他們膽小,只會因循守舊。

小病還不明顯,大病可就暴露無遺了。

上次在省一,那個胃下垂的病人,用藥就是這樣。

知道往裡面添東西,但是不會往外取,或者不敢往外取。而且用藥的量上面,也是保守的要死。

杜衡從安春會的手裡拿過包,從裡面拿出了紙和筆,然後刷刷刷的寫了起來。

等到寫好之後,把方子遞給了女主人。

女主人看不懂,對著杜衡歉意的笑了一下,又把方子遞給了其他兩位醫生。

杜衡看兩人眉頭聳動,便直接開口解釋道,“防己黃芪湯,去甘草,換生薏苡仁,健脾化溼。”

隨著話音落下,看方子的兩人也找到了杜衡說的生薏苡仁。

杜衡不停,繼續說到,“病人主因是脾陽不足、不能化溼,所以用真武湯為溫補腎陽的主方,而防己黃芪湯的健脾化溼為輔方。”

兩人看的很仔細,一味藥一味藥的對著看。

而杜衡也不催促,等到兩人視線下移,杜衡才接著說到,“家屬剛才還說了,病人納谷不佳,進食後有胃脹腹脹的情況,所以我加了雞內金、炒谷芽兩物。”

兩人是一邊順著杜衡的話往下看,一邊頻頻點頭。

不過雖然有杜衡的解釋,但是兩人還是眉頭緊皺,看起來內心還是有一些疑惑的。

但是兩人沒有說什麼,只是皺著眉頭在想。

畢竟他兩年齡在那放著,要是再這麼繼續問杜衡,多少還是有點尷尬的。要是自己能想明白,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要是想不明白,那時候再問杜衡也不遲。

他們兩個不說話,認真的看方子,杜衡也不催。

杜衡不催,其他人肯定也不催,就是女主人也坐在一邊,靜靜的等待著他們兩人的答案。

畢竟是要給人喝的藥,單聽杜衡一家之言,還是不怎麼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