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該淘汰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賈師抓著壯漢的手一邊感應一邊看,看的非常的認真,眼珠不停的從指尖滑向掌根,好像看到了很多東西。
但是站在身邊的杜衡,他是一臉的迷茫,因為不知道賈師到底在看什麼。
好一會之後,賈師忽然鬆開了手,對著壯漢輕聲說道,“來,把衣服脫掉。”說話同時,賈師也跟著站了起來。
很突然的要求,但是壯漢卻特別的聽賈師的話,一點點猶豫都沒有,三兩下就把上衣給脫掉了。
而杜衡又愣了一下。
賈師說的是普通話,但壯漢卻沒有絲毫的猶豫,說明他能聽得懂普通話,但看他剛進門卻是連珠炮一樣的家鄉話,這就能知道,普通話不是他的常用語。
那麼放到賈師身上也是一樣的。
而賈師用普通話交流杜衡心頭一動,這是賈師在說給他聽,是要準備讓杜衡聽清楚、看明白。
杜衡立馬往後退了一步,給賈師讓開了位置,因為賈師這動作一看就知道,他這是要動手了。
壯漢剛一脫掉上衣,賈師便抓著壯漢的肩膀讓其轉了圈,讓後背迎向了有光的一面。
稍微的觀察一下,又讓壯漢將腰桿挺直一點後,賈師雙手放到了壯漢的後背上。
仔細看,兩手分別在脊柱的兩側,且兩手微微張開,手指抓向脊柱兩側的隆起的肌腱。
很用力。
兩手抓緊脊柱兩側的粗大肌腱,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的反覆重抓,一邊抓一邊注意觀察壯漢的反應。
壯漢反應明顯,那麼就在剛才抓的位置多抓幾下,如果反應不明顯,那麼直接跳過,再抓下一個位置。
反反覆覆好多次之後,壯漢的脊柱兩側已經是通紅一片,賈師這時候又用手掌輕揉那些被重抓過的地方。
這樣的動作持續了三分鐘,壯漢不好受,對於賈師同樣也是一個考驗,畢竟這也是個體力活,而賈師也是上了年紀的人。
但這不是在做無用功。
要是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每次賈師多次重抓一個地方的時候,壯漢的打嗝聲就會稍稍的停頓一下。
重抓的次數多了,打嗝的間隔頻率也就變長了。
等到賈師停下的時候,壯漢的打嗝聲已經沒有那麼密集,而伴隨著打嗝的乾嘔,早已是不復存在。
賈師站好,既是稍稍的緩口氣,讓自己放鬆休息一下,也是在觀察壯漢的反應。
就這麼站了有個三四十秒的時間,賈師稍微的緩過勁來,但是見壯漢還是打嗝不停,便再次將手放到了剛才重抓過的兩條脊柱肌腱上。
不過這一次手放上去的時候,並不是用五指去抓,而是隻有大拇指和食指掐緊肌腱,然後就是同樣的操作方式。
杜衡手扶著下巴,認認真真的看著賈師操作。
賈師現在的操作技法,杜衡是知道的,叫做掐刺法,裡面又分為三種技法:重掐法、重抓法、重按法,一種類似於中醫按摩推拿、刮痧、針刺的混合療法。
其特點就在於簡單、易操作,不拘泥於固定場所,不受限於工具,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隨地的來。
這些東西杜衡也都是會的,而他之所以看的這麼認真,那是這種技法,還是稍稍的有別於中醫技法的。
其根本原因在於,苗醫有四大筋脈理論,而這四大筋脈理論都認為,人體是透過筋和脈兩大體系來維持人的生命。
其中筋主行氣,脈主行血,以刺激筋脈執行來刺激氣血迴圈,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而在杜衡掌握的中醫理論中,是以經絡學為主的,認為經絡是人體氣血執行的通道。
一個‘筋’,一個‘經’,一字之差,其中就有了萬千不同。
最起碼剛才賈師在肌腱上重抓或者重掐的,就是筋脈理論當中的‘穴位’,而不是杜衡知道的‘經脈’穴位。
不過這其中雖然有著一定的認知偏差,但是經過杜衡這一會兒仔細的觀察,很快也就弄明白了。
就以剛才脊柱肌腱來說,賈師找到的那些穴位,在經絡學中也是一個個的氣血節點,如果放到現代解剖學上看,則是一個個的神經節的重合點,所以沒什麼太過神秘的。
那為什麼中醫沒有發展出如此的技法呢?
杜衡看著賈師的操作,再回想書上看到的內容,心中大致就有判斷。
第一,肌腱太厚,尋找穴位,或者刺激穴位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