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知道那個小瓶裡的東西很毒,是劇毒,但是他萬萬沒想到,這其中能有三百倍的差距。

三百倍是什麼概念?

就以附子舉例,正常用量在三到十五克,但是到了二十克就會有中毒的症狀。

而他當年能出頭,靠的的就是大劑量使用附子兩百克,救了村中婦人的性命。

但就那兩百克附子的使用,當時可是鄉鎮兩級領導同意,頂頭上司簽字,龔道陽這個派出所所長一旁監督,才同意使用的。

二十克到兩百克,這也才是十倍的用藥量,就需要這麼麻煩的陣仗。

而現在是臨床中毒劑量的三百倍,那就是六千克、十二斤的附子來做對比了。

我的個乖乖,就這資料放到紙面上拿去開會,參會的人估計能被嚇死。

這是治病?

這是殺人吧!

師承?

恐怕就是特許執業資格這事情,都得另外再討論了。

杜衡這邊久久不語,可電話那邊的曹源清卻略顯激動的繼續說道,“杜教授,經過這兩天的分離化驗,再根據孫院士給出的中草藥毒性譜系表,我們現在已經分析出了部份用藥。

其中莨菪鹼、山莨菪鹼、樟柳鹼含量百分之十三左右,經過對比我覺得有很大可能是三分三。

另外這份藥液中甲、乙、丙、丁、戊、己、庚素全都有,極有可能是使用了雪上一枝蒿。

還有就是藥液中烏頭鹼,次烏頭鹼的含量超過了百分之三十。”

曹源清是越說越激動,興奮的嘴裡都不帶換氣的,“這個杜教授你也知道,咱們很多有毒的中草藥都含有烏頭鹼,所以暫時還不確定是用了哪種草藥。

但是杜教授放心,再給我兩天,我絕對能找出烏頭鹼的源頭。

要是杜教授不著急,一個星期的時間,其他含量比較小的成分,我也能找到出處。

按照我的預計,這份藥液最少也是用了八種以上的有毒藥材配出來的。”

杜衡無意識的嚥了口口水。

三分三,《雲南中草藥》載其“苦澀麻,溫,劇毒”,有“麻醉止痛,除溼祛瘀”的功效。而三分三這個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其有大毒,內服一次劑量不可超過三分三厘而來。

那麼三分三厘是多少呢?

按照現在統一的換算,1分=0.3g,1厘=0.03g,那麼三分三厘就約等於是一克。

所以三分三大毒,用起來比附子還要小心。

雪上一枝蒿,又名鐵棒錘、三轉半等,藥性苦、辛,溫,有大毒,具有祛風溼,活血止痛的功用。

單日使用劑量按毫克計算,為二十到五十,就算是用到最頂格,七十這個數字也就到頭了。

可就算是做了這樣的限制,它還是因為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早已經被國家列為了特殊管理藥品。

有這兩味藥材做表率,不管後面還沒有被查明的藥材有多少,但都可以肯定不會比這兩樣差太多的。

不過杜衡在短暫的失神之後,心中當即已經有了決定,“曹醫生,可以了,已經可以了,不需要知道具體藥材。

就這樣吧,把現在已經得到的資料整理一下,然後你和尤主任拿著資料和剩餘的藥液回來。”

“杜教授,只需。。。”

“曹醫生,可以了,這是黎老的東西,瞭解的太深入不好。”

“可。。。哎,可惜了。”

杜衡輕輕搖頭,他並覺得可惜。

首先,他從來沒有想要得到藥方的心思,沒有侵佔他人利益的念頭。

第二,雖然曹醫生只說了兩種他推斷出來的藥材,好像和他預計的還差很多。但是有這兩種藥材做引子,杜衡要是真有心,他完全自己能推導個八九不離十。

就比如烏頭鹼這個成分的存在,像是附子就有,而且含量還不低。但是杜衡卻非常肯定,這個藥方裡是不會有附子的。

因為就三分三和雪上一枝蒿這兩味藥,它們都有鎮疼、抗炎、祛風、活血、除淤的效果,而附子雖然也是劇毒藥材,也有止疼的效果,但是它最大的作用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放到祛風藥裡,安全就是牛頭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