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華山莽夫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此一來,足以千古留名,與孔夫子並列了。
“蒼茫浩大,氣勢雄渾,謝老師賜字。
弟子必不負老師所望,會更加努力鍛鍊身體,練的更高更壯!”
猜到莽夫二字的真正含義,田昊恭敬地行了一禮。
他自然不會膚淺的將莽夫二字認為是貶義詞,在古言中,莽有著氣勢雄渾蒼茫浩大之意,夫則是大丈夫之意。
而夫子更意指老師,以他提出的字典拼音靈感,日後天下百姓學習文字就都得用字典,說他是萬民之師也不為過。
沒錯,三年前來到華山的時候,他用字典的創意作為拜師禮,最終才讓老嶽收入門下,甚至直接越過每個弟子的三年考察期,直接傳授抱元勁這等絕學。
別看抱元勁不如華山心法和混元功,但放在江湖上卻是一等一的外功絕學,威力並不比華山心法和混元功差,只是不能讓人突破到後天境罷了。
正常來講,華山弟子需要先行修煉三年的基本功,三年期間老嶽會暗中觀察和考察,合格後才會傳授絕學。
但有字典這份拜師禮,直接越過了那層規矩。
別看字典拼音在前世不起眼,但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比那些詩詞歌賦強出無數倍,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而且詩詞那玩意也就用來消遣的,跟前世那些歌曲差不多,於天下百姓沒多大用處,畢竟當今天下百姓還被卡在如何識字的關卡上。
真要將字典在古代搗鼓出來,絕對能與論語比肩,尤其是內中拼音的出現,可謂劃時代的發明。
李白夠牛了吧,前世語文課本有一半的詩詞都是李白的,可李白有廟宇嗎?敢稱作天下人之師嗎?
所以說字典和拼音的意義價值絕對能吊打一切詩詞歌賦,足以跟孔夫子和造字的倉頡比肩。
“說什麼傻話呢?夫子不是讓你去練身板的。”
甯中則白一眼,這弟子的腦回路真心沒救了。
“中則可說錯了,老夫還真就這個意思,而且孔夫子可不是當今那種文弱書生。
按照史記記載,孔夫子身形英武高大,比之一般男子還要高出一個頭,是當之無愧的偉男子。
其本身也出身於武將世家,其六世祖為春秋時期宋國大司馬,其父叔梁紇手託千斤懸門,被稱為魯國三虎將,孔夫子也尤擅御射之道。
只可惜當今文人文弱,不行御射之道,唉!”
說到最後,茹志剛忍不住嘆息。
他所學為荀子一脈的正統儒學,君子六藝都有涉獵,尤其練了一手不錯的劍術,就算放在江湖上也算是一方高手。
可惜當今文人主流都太過文弱,著實可惜。
“啊?”
呆萌的眨巴下雙眼,甯中則著實沒想到孔夫子竟然會是那種畫風,跟她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可惜我們太弱了,不能將昊兒你的名字直接加到字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