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勸誡(第2/2頁)
章節報錯
“倘若,皇爺爺立國之初,就把這規矩給廢了,嚴令不許,官員們再這麼做就是欺君,該死!可您沒禁止,朝堂之上也沒人說過此事,官員們不過是遵循舊例.....”
“咱不禁止就可以?”朱元璋怒道,“當官首重其德,他們弄虛作假就是無品無德。沒有德行,沒有品行,連良心都沒有,憑啥人五人六的做官?”
“您別較真呀!”朱雄英給老頭子捶背,笑著說道,“按你這麼說,殺的人可數不過來。您想想,從戶部到地方,牽扯成千上萬人。戶部的各級官員,布政司的官員,還有地方主官,有監督之責的監察司,按察司,巡查御史。難不成,都一股腦的殺了嗎?”
“殺!”朱元璋說得斬釘截鐵,“合夥糊弄咱都該殺!”
不過,他有些詫異的看了朱雄英一眼,讚許的點頭,“你年紀雖小,卻知道這麼多。知道各級官吏的職責所在,難得!”
“那可就真沒人幹活了!”朱雄英笑道,“到時候誰替您管理天下百姓,誰替您徵收錢糧,誰替您治理百姓呢?一個官員,從考取功名,到成為合格的官員,得多少年的功夫呀!”
朱元璋怒氣未消,“你說這些咱都知道,可就是咽不下這口氣!拿前朝的陋習,唬弄咱這個大明皇帝,這不是找死,是做什麼?”
“要說他們冤吧,也不冤,畢竟是故意做錯事。”朱允熥改為給老頭子捶腿,笑著說道,“可要是一股腦都殺了,肯定有冤枉的。孫兒以為,治國當依法,即便是天子也不能隨意擅殺!”
“官員們有錯,當仔細查詢。其中罪大惡極之輩,固然要以儆效尤殺之後快,可其中有些官員,不過是奉命行事。降級也好,罰俸也罷,按律法處罰就是。但因為您心裡氣不順,都給殺了,是不是也說不過去?”
說到此處,朱雄英抬頭,清澈的目光看向老頭子,“皇爺爺,您是驅逐韃虜,重鑄中華,功比秦皇漢武的一代雄主。天子胸懷四海,包容萬物。若因小錯,而大開殺戒,動輒屠戮萬人,難免被後人詬病呀!”
“咱在乎哪個?誰愛說啥說啥去!”朱元璋面色緩和,但嘴上不饒人。
看了朱雄英良久,忽然感嘆一聲,“這孩子性子仁厚,小小年紀能說出這樣的話,將來必定是咱朱家的聖明天子,仁義君主!”
別看朱元璋一輩子對任何人都不手軟,可在看待繼承人上,卻格外希望自己的子孫,做一個賢明仁厚的好皇帝,不像他這麼急脾氣,性格暴躁。
朱標看向自己兒子的目光,也滿是嘉許。
嘉許的是,自己的兒子這麼小,就知道不能因怒不問青紅皂白殺人。即便有罪,也要分清主次,不能一概殺之。
他這邊嘉許著,沒想到那邊老頭子的白眼冷不丁的過來。
“你看,你都不如這孩子!”老頭子對兒子沒好臉色,“說一早上了,就知道跟咱說啥人不好,其他啥都說不出來!”
朱標,“...............”
半天了,他一句話都沒說,哪知老頭子又把矛頭對準他,數落他。
“傳旨,戶部尚書,分管錢糧稽核的侍郎,核查的員外郎,造冊的郎中,全部處死!”朱元璋皺眉道,“各地掌錢糧印的主官人等,一律處死。監察司,按察司,御史等有失察之罪,罰俸三年,杖五十!”
“兒臣遵旨!”朱標心中長出一口氣,跟早上老頭子要把所有人都殺了相比,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你們爺幾個說完軍國大事沒有,這粥和包子都涼了!”馬皇后在門外笑道。
朱元璋把朱雄英抱在懷裡,大手一揮,“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