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論貪(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父皇,兒臣知道您的心。也並非是反對您嚴刑峻法,反對您誅殺有罪之人。兒臣反對的,是濫用和濫殺!”
朱標也誠懇開口道,“父皇您想想,這些年哪次大案要案之後,不是朝堂上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呵!”老爺子笑著打斷對方,“咱殺的都是不幹事的人,幹事的依然還在。少了那些蛀蟲,咱大明朝也沒耽誤軍國大事!”
“但這些年,確實有些不少人是無妄之災呀!”朱標繼續笑著開口,“國家自有法度,治國不是當年您帶兵!”
聞言,老爺子臉色又有些不好,嘟囔道,“看,這就開始指教起你老子來了,你才吃幾天乾飯!”
“父皇!”朱標勸道,“嚴刑峻法治標不治本啊!”
“那你說說,吏治的本在哪裡?”老爺子問道。
“兒臣想,是不是官員們的俸祿太低了些!”朱標沉吟著開口,“兒臣讀史書,古往今來我大明朝的俸祿實在是太微薄了。一個官員一年的薪俸,也就能養家餬口而已。而官員為官,身邊有幕僚又奴僕,要交際有迎來送往,花錢的地方多,那些俸祿實在難以為繼!”
“因為俸祿地所以貪汙?”老爺子冷笑,“這個說法可不通,說不過去呀!那咱問你,古往今來那麼多身居高位卻清廉之官,又作何解釋!”
“咱在問你,古往今來,是哪個貪官貪夠了就收手的?”
聽了這話,朱雄英在旁思索,老爺子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人都是貪心的,沒有任何一個官員在伸手撈好處之後,會選擇性的收手。都是小貪便大貪汙,大貪變鉅貪。
“大孫,你來說說,是不是這個理兒?”老爺子忽然對朱雄英問道。
“孫兒以為皇爺爺說的是!”朱雄英開口道,“俸祿底不是貪汙納賄的原因,更不是不辦事的原因,也不是濫用職權的原因。!”說著,頓了頓,“就以這次的幾個案子為例,張康年參與吏部選官時,幫他說項的幾個翰林院的人,可都是出身江南富足之家,他們純粹是以權謀私。”
“還有刑部的小吏弄權案,小吏的背後牽扯出刑部的官員。若是單純為了生活過的其,私下裡受些好處,他們早就收手了,就不會讓錦衣衛審出許多樁陳年舊事來!”
“再說,人的貪心是無窮的。有錢只想更有錢,有權也想更有權。說俸祿地是官員門不法的藉口,孫兒看也說不通!”
“看看!”老爺子咧嘴一笑,“標兒,一個孩子,看的都比你清楚了!”
說著,老爺子嘆氣,“遠的不說,就說大元。官員們也俸祿少,所以拼命搜刮老百姓。可咱領軍所到之處,沒有一個當官的,因為朝廷給的俸祿少了,就家裡沒錢。反而隨便找出一家來,都是金山銀山!”
“咱們在說說前朝大宋,趙家皇帝老兒對文官可是一百個好,給足了高官厚祿。可他們呢,還不是一樣貪?不但貪,還結黨相鬥,鬧得烏煙瘴氣!”
“當官的都一個樣,不管咱給他們多高的俸祿,他們一樣以權謀私,一樣要貪,那咱吃飽了撐的,還給他們那麼多錢作甚?”
“咱說句不好聽的,嫌咱給的俸祿底,別來做官呀!他們還不搶著來,做了官了,有了權了,高高在上了,執掌百姓的生死了。覺得還不滿足,還想要排場,要錦衣玉食,要富貴。”
“要不到就說咱給的俸祿低?”老爺子大手搓著,“他們要的那種活法,給多少銀錢夠?大明朝一年的賦稅才多少錢?要這麼說,咱從老百姓那收來的,都不夠填補他們的!”
“且先不說這個,咱就說那些壞官兒。就好比這次,常熟周家那案子涉及的官員們。死囚在牢裡關著,家裡能送女人進去懷孩子,這事也怪咱給的俸祿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