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 再遇(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標,朱雄英爺倆吃飯的地方,就在玄武湖入水口一處叫龍灣的地方。
岸邊水上滿是各種做鮮魚鮮鴨的酒家漁船,應天府的人酷愛吃鴨。後世赫赫有名的北京烤鴨,其實就源自應天府。
朱棣登基之後遷都北京,但跟隨過去的官吏皇室成員等都是南方人,飲食習慣還是偏向於南方。所以每年,有無數養鴨的戶,順著京杭大運河,浩浩蕩蕩的往北京趕鴨子。
趕過去的鴨子,也叫湖鴨,吃的是運河運糧船上落下的糧食長大,個大皮包潤嫩香甜,最適合用果木烤制。
數百年之後,成了帝都的皇家御膳,十分高大上。
相比起鴨子來,應天府的人吃魚,是在近些年。
其實南人更善做魚,而且應天府外的湖泊河流,都是長江水系,魚肉鮮美,哪怕是淡水魚,也沒有半點的土腥味。
但前些年,京城鮮有吃魚者,尤其是玄武湖和龍灣附近。
概因為,這裡當年曾打過一場打仗。
當初陳友諒興兵二十多萬,沿著長江上游浩浩蕩蕩的攻來,欲奪取老爺子和淮西軍頭們佔據的東南重鎮應天府。
當時老爺子手下皆懼,有言議和的,有說投降的,有消極避戰的。
唯獨劉基劉伯溫對老爺子說,別人都降得就你降不得。別人降了,依然榮華富貴。主公若降,身家性命半點不保。
所以,老爺子當場拔刀,再敢言和,言避戰的,斬!
這件事,後來被原來張士誠的幕僚,羅貫中寫進了三國演藝之中。
那一仗,先是康茂才假裝投降,勾引陳友諒的大軍進入龍灣。
賊軍船高數丈,在淺灣之中擱淺動彈不得。
岸邊徐達常遇春為先鋒,率軍掩殺。
本地居民傳言,江水都殺紅了。尤其是朱雄英的外公常遇春,那人不但作戰是猛將,而且從不留俘虜。就在這龍灣邊上,斬殺了數萬俘虜。
一直到數年之後,岸邊經常有被江水衝上來的骸骨。
是以,本地人,不吃這龍灣的魚。
但這些年過去了,人都繁衍了幾代,江水之中大浪淘沙也不復當年血色。再加上,此地是大明的京師,文人墨客聚集,吃魚又漸漸的興盛起來。
蔣瓛給朱家爺倆安排的地方,就在岸邊一處,看著不起眼,但卻食客眾多的小食肆之中。
食肆是夫妻店,男的在後廚做魚,女的在前邊招呼,子侄外甥跑堂打雜。人多了忙不過來,幾乎都是一溜煙的小跑。
“兩位爺,別看這不起眼!”蔣瓛笑著用熱水,把朱家爺倆的餐具燙了又燙,笑道,“但此地在這附近,卻是最有名的!”說著,又笑道,“店主做得一手好蒸魚,最是鮮美。小的曾來這吃過幾次,差點吃掉了自己的舌頭!”
朱標靠著床邊坐著,既能看到水面上的景象,有吹著和煦的微風,笑道,“你這廝說得這般好,若是不好吃,仔細打你板子!”
“不好吃,小人甘願受罰!”蔣瓛笑道,“罰過了,小人再去給爺您踅摸好吃的!”
朱雄英看他狗腿的樣子,笑道,“老蔣,上回父親和表叔去那個聽曲的地方,是不是也是你張羅的!”
頓時,蔣瓛大氣都不敢出,低聲道,“小祖宗,若這話被人聽見,小人還有命嗎?那次可真不是小人帶去的!”
現在馬皇后提起這事,還咬牙切齒呢。
只不過帶朱標去的人,是老爺子的親外甥,馬皇后從小當兒子養的李文忠。若是外人,真真就是沒有好下場。
“慢回身,菜來啦!”
就這時,身後傳來老闆娘的笑聲。
緊接著幾道菜端了上來,當先是一盤涼拌魚皮,陽光照耀之下,那魚皮晶瑩剔透,泛著光澤。
還有一道魚膾,每片都是一般大小,一般厚度,白嫩嫩的好似玉一般。
而後,還有一條差不多兩斤多,蒸好的大魚端了上來。
“您二位嚐嚐!”蔣瓛伺候著朱家爺倆,笑道,“爺,您要不要來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