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在信中寫明,只要大宋皇帝寫一封支援他上位的詔書,甚至不要大宋派兵,只要在宛國王室前來求援的時候不理,等他上位後,將會年年上繳比以前多一倍的歲幣。

這種免費的午餐,寧風來不相信大宋朝廷會拒絕。

可即便如此,在賢惠公主失蹤不到兩週後,寧風來便是將兵力調去了邊防重鎮,甚至親身前去掌握大局,留下寧正,囑咐他要好生防備。

寧風來自然也是知道這個兒子有多少才能,所以留下許多賢才幫助他。

可寧正卻不以為然,反而大大咧咧的表示,我大宛天合關一帶是天塹,再加上父親和高將軍的大軍,根本不可能有人打得進來。

其次,大宋都自顧不暇的,哪還管得了別人的家事。

天天慫恿著父親上位,說父親你上位後,你就是皇帝,我就是太子。

旁邊一個宛國臣子,面帶愁容道:“公子,相爺他在外鎮守邊防,囑咐公子要好生防備,巡視京都,公子卻日日歌舞,通宵達旦,如何使得。”

寧正根本不聽他的,哪怕他是父親的心腹,無所謂的說道:

“王大人,你怎麼也和父親一樣,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就算宋軍真的打過來了,我們有青山之險,還有龍門之衛,這是天然的防衛。而大宋大軍遠道而來,肯定不想苦戰,久攻不下後,自然會退去,安心啦。”

王大人無奈,攤了攤手,離開了相府。

雖然寧風來留下人來輔左寧正,但卻並沒有給權,因為在寧風來的眼裡,自己的兒子雖然才能不行,但卻是自己人,比外人可靠。

現在寧正不聽,外人也沒有法子。

寧正也並沒有挽留王大人,據他了解,大宋的國庫早已空虛,又多番征戰,哪還有餘力千里迢迢的來插手宛國的事。

另外,商人逐利,兩國之間,同樣如此。

若是沒有好處,大宋為何要出兵。

惠賢公主真逃到大宋,能給出什麼出兵的報酬?

就算惠賢公主真拿得出來,那他寧氏,拿不出來?

真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了,可以在惠賢公主許諾的基礎上,兩倍允之。

看到因王大人離開而停下來的歌舞,寧正眉頭一皺:“都停下來幹嘛?接著奏樂,接著舞。”

說完,將旁邊形似惠賢公主的一名美婢,拉進懷裡,上下其手。

心中還有些埋怨父親,若不是他不讓自己動惠賢公主,後者哪有可能失蹤。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