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比于山谷內的溫柔鄉,數千裡外大宋和宛國的接壤之地,則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幅場面。
獵獵寒風吹拂著營寨內的旗幟,幾個手持兵刃的崗哨,提了提甲內的棉衣,舉著火把去了別處巡視。
禁軍的中軍大營中,皇甫昊、張烈、白永濤、章目、文傑明等一眾將領匯聚中軍大帳,商討著如何快速的瓦解宛國寧氏的軍事力量。
根據鎮南王給他們的地圖,他們繞到了宛國和大宋接壤的背面,這裡被一座高山所擋,高山之險,並不能支援禁軍透過。
可是在地圖上,卻是有一條從高山過去的小路,並不用爬山。
並且從這裡透過後,可以繞過邊防重鎮,直搗王城。
宛國,在張烈、白永濤的眼裡,就是一彈丸小國,並不怎麼放在眼裡,如今有著如此詳細的山川地圖,此行就是白撿的功勞。
可皇甫昊是此次大軍的主帥,知曉驕兵必敗這個道理,儘管宛國的軍事力量,比不上衰落的大宋,但皇甫昊也沒有大意,而是與眾將研究起了宛國的主將。
宛國能打的名將,就兩個,一個是高泰隆,二品武者,手上統率著兩萬大軍,善兵謀,如今是寧氏的姑爺。
還有一個是黃興忠,這是一名老將,二品武者,一生經歷過大大小小几十場大戰,是宛國內如同戰神一般的人物,高泰隆原先是他的手下,而且忠於宛國王室。
雖然因年事已高,已經退出朝堂的紛爭,但在軍中的影響力還是頗大的。
這也是寧氏已經有了推翻王室的力量,卻遲遲沒有動手的原因。
其他新銳之將,宛國也有,但皇甫昊卻並沒有將他們算在其中,一是他們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歷練,還無法統領一支軍隊,其次,還只是才進入先天的武者。
“透過這座山脈,最多兩天,就能到達宛國龍門,根據鎮南王提供給我們的地圖表明,這是拱衛宛國王都的門戶,駐紮此地的兵力極多,不易突破,進入宛國後...”皇甫昊把目光看向張烈,在地圖上一點:“張將軍,此處就交由你帶兵進行進攻。”
張烈點了點頭,拍著胸脯保證道:“保證完成。”
“戰鬥打響,只要對方的將帥不是太廢柴的話,一定會第一時間派兵增援此地。”皇甫昊指著地圖上的另一個位置,然後又把手指划向前面的那條路線,道:
“章目,文傑明,你們各帶一支軍隊繞過龍門,埋伏在此路的兩側,對方若會派援軍增援,此路是必經之地,是伏擊的好地方,到時戰鬥打響,本帥一聲令下,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你們要盡力的拖住援軍,為我們攻佔龍門爭取時間。”
章目:“諾。”
文傑明:“諾。”
...
而此時的宛國都城內,相國府,寧相的大公子寧正正在欣賞歌舞。
寧氏當今的家主,也是寧正父親的寧風來,已經官拜宰相,可謂是呼風喚雨的存在,拉攏武將,打擊政要,但你要說是他是一個奸臣,他年輕的時候,也是為百姓辦過很多實事,只是由於政權的腐敗,也讓得隨之墮落。
寧風來是一個很有手腕的人,可是作為他的嫡長子,寧正卻是個庸才。
在惠賢公主失蹤的訊息傳來,寧風來第一時間是封鎖邊境,防止她進大宋求援,且在最近這些天,還派出使者前往了大宋,希望獲得大宋的支援。
寧風來也知曉如今大宋的局勢,國內叛亂四起,樓蘭外敵也是剛驅散不久,一切百廢待興,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定騰不出手,或者不願騰手去管一個暫時沒有威脅的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