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對自己的軍事能力懿有著相當高的自信,知道這種“偷襲勝利”的事故是在所難免的。

戰爭難免有輸有贏。

本來,諸葛亮是沒考慮過偷襲的,蜀軍駐於高地,據險而守,勉強偷襲未必能打下來。基於兩點考量,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偷襲

一是試探,試探魏軍是否有真才實學,是否真如傳說中那樣,戰無不勝,料無不中。

二是下馬威。他想以這樣的軍事行動震撼蜀軍軍心,挫動蜀軍銳氣,然後再伺機攻擊,便可事半功倍。

不過魏軍的軍事能力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在覺察到馬謖來襲後,蜀軍竟然將計就計,設下誘敵之計,反令馬謖又折損兩千人。

諸葛亮思考了一夜,終於想明白了,魏軍的確有兩把刷子,急不可下。

那就只有從長計議了。

天亮以後,尤嫻萍立刻派出數隊騎兵,繞著五丈原開啟常規式巡邏,同時又派出目力比較好計程車兵,到南面的秦嶺山上,眺望蜀營動靜虛實。

諸葛亮是知道五丈原季節性缺水這個情況的。

這也正是前番他在尤嫻萍退走後,只在五丈原放置了三千兵馬的原因。

兵馬多了,水不夠用。

負責偵查蜀軍動靜計程車兵很快就發現了正常,蜀營中計程車兵們走來走去,顯得焦躁不安似乎是即將譁變的前兆。

“看來,他們已經遇到了缺水的問題。”諸葛亮捋著鬍鬚點點頭,露出老狐狸般微笑。哼哼哼,天命在我!

魏軍匹夫,你拿什麼跟老夫鬥?

諸葛亮叫來司馬昭,令其吩咐各部馬謖不得妄動,嚴守其位,然後脫下盔甲,躺到木板床上,閤眼而臥。

此時此刻,馬謖已經不需要進攻,只要坐等蜀軍崩潰就可以了。

局勢正如諸葛亮所預料的那樣,一天下來,水井又枯竭了十幾個,蜀軍大營瀰漫著一股悲觀的氣氛。

魏軍變得更加溫和,時常掛在臉上的從容自若徹底消失不見,他的眼神變得侵略性十足,這導致三大部將和楊百萬都不太敢靠近他

甚至,營中只要有人提到“水”字,魏軍就會很激動地衝到對方面前,抓住對眼睛彷彿要吃人的瞪過去,直到把對方瞪到精神崩潰,跪地認錯,這才拂袖而去。

白色恐怖瞬間瀰漫了整個軍營。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注意著自己的言辭,儘量避免說出與“水”有關的詞彙。

第二天。

太陽昇起來的時候,魏軍稍微激烈了一些,隻身來到五丈原北崖,眺望著山下不近處流淌的渭水,沉吟不語。

憤怒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問題更加輕微

現在,只有解決缺水困局,才能迅速扭轉不利局面。

沉吟的功夫,尤嫻想到了上次屯兵在街亭南山時的一幕。

當時面臨的處境也是敵眾我寡,也是缺水。魏軍以士兵“接力運水”之法,只用了十個時辰就填滿山頂天池。

但這個方法,卻不適用於現在。

當時駐守街亭南山的只有一萬蜀兵,所需水量不多,且南山北面是緩坡,水桶接力轉運容易不大。

而此時五丈原上足足屯駐了五萬大軍,所需水量巨大,且五丈原北端的坡度幾乎垂直,根本無法人工轉運,甚至,連吊索懸桶取水之法也行不通因為坡度不夠垂直,水桶在提拉的過程中會翻倒,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魏軍一邊檢視五丈原的地形,一邊反覆思索著著剛剛想出來的解決方案一一在靠近渭水一側,尋地勢稍微低一些的地方,向下深挖,只要水井的深度與渭水水面持平,缺水危機必然自解。

但是,五丈原上地勢最低的地方,距離地面,也就是渭水水面的高度都超過了十丈(23米左右,即使挖出了水,如何把水抽取上來呢?

軲轆井一桶桶往上打水肯定是不行的,一來太慢,二來費力

等等,抽取?

魏軍腦海裡忽然劃過一道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