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臥龍冢虎,各顯本事(第1/4頁)
章節報錯
馬謖陳兵關中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隴西。
當著眾將的面,司馬懿的臉色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只是雲淡風輕的擺了擺手,吩咐士兵不可驚慌,不可妄動,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控之中。
眾將見司馬懿如此鎮定,胸有成竹,頓時安心不少,紛紛告退,各安其職。
人流散去,堂上只剩父子三人。
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倆對視一眼,心生欽佩。
司馬昭猶豫著問:“父親果真成竹在胸?”
司馬懿鎮定自若的擺了擺手,“此係國家危難之時,如果連本都督都慌了神,軍心必亂我軍必敗!’
“司馬師,我命你領一萬精騎,速速趕往慶陽,若慶陽已失,則退守蕭關,保我大軍退路。
司馬師兄弟倆對望一眼,心下凜然。
這一通命令,顯示出父親內心並不平靜。
司馬師連忙拱手領命,握劍大步而出。
司馬懿一邊攤開地圖,觀察形勢,一邊沉吟連連。
如今,守衛關中的四大關隘(大散關、武關、潼關、蕭關已失其一,倘若蕭關再失,隴右十幾萬兵馬不復生也。
蕭關雖然聽著是個關隘,但蕭關可不是個單獨的關隘要塞,蕭關建立一處高地之上,附近還有城子崗、玉皇山等諸多城障,構成了一處絕佳的防禦工事體系
蕭關位於周遭一帶的制高點,能夠將周圍十里之內的情況盡收眼底,這裡是關中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也是必經之地,更是中樞。
此關若在魏國手中,可保隴右十幾萬大軍進退無憂;若在蜀軍手中,大魏西線休矣!
但是,即使司馬師領兵去據蕭關,也只解決了隴右地區的燃眉之急,關中戰場該怎麼辦?司馬懿苦苦思索。
護住蕭關,也僅僅只是護住了隴右大軍的退路,對關中糜爛的局勢毫無幫助。
要知道,馬謖麾下足有六萬兵馬。
這些兵馬不動則已,一動就是雷霆掃穴之勢,因為關中沒有可堪大用的統帥,那七八萬魏軍很難抵擋住馬謖的攻勢。
作為對手,司馬懿對馬謖知之甚詳。分析過後者每一場戰例。
馬謖軍事素養極高,打仗陰險狡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這樣的敵將,放眼魏國上下,可以正面相抗衡者寥寥無幾。
郝昭、郭淮接連戰敗,陳泰被俘,餘者....皆不足大用。
司馬懿微微嘆了口氣,感覺事情十分棘手。
他可以擋住諸葛亮的攻勢,也有自信能夠擋住馬謖,但卻擋不住兩人分頭來攻。
分身乏術啊。
為今之計,只有斷臂自保了。
捨棄隴右地區,退回關中,化被動為主動,集中優勢兵力,先解決馬謖,回頭再來收拾諸葛亮
再拖延下去,局面就難以收拾了。
但想歸想,大範圍撤軍還是要等陛下曹睿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