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四位巨頭的打算(第2/4頁)
章節報錯
同時,孫權派周瑜擊退曹仁並且佔領了南郡(由於南郡大部分地區被東吳佔領,襄陽無所隸屬,曹操只得將周圍幾縣拿出來,與襄陽縣一起成立了襄陽郡)。
第二階段的最後結果是,劉備成了最大贏家,拿走荊州4/8地盤,孫權1/8,曹操3/8。
第三階段:魯肅促成兩家建立更牢固的聯盟,不但將大半個南郡讓給了劉備,以便讓劉備徹底站穩腳跟,孫權還把自己的妹妹也送了過去。
可說是下了血本。
至於回報,雖然沒有白紙黑字標明,但也是達成了共識的――即劉備奪取西川后,要把整個荊州都歸還東吳。
因為赤壁之戰是東吳打贏的,確切來說是周瑜打贏的,劉備在這個過程中看了一場好戲。
沒道理一個在戰場上毫無作為,自始至終都在看戲的人,最終卻摘走了赤壁之戰的最大利益果實吧?
劉備不會天真的以為,先下手拿到荊南四郡,這幾個地方就姓劉了吧?
不會吧?!
第四階段: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後佔領益州。
此時雙方因為荊州問題談不攏,關係破裂,孫權的妹妹東歸東吳,孫權要求收回孫夫人嫁妝南郡,以及聯盟之初約定的荊州全境。
劉備不肯,別說荊州全境,甚至連南郡也不想還了。
至此,雙方即將因荊州開戰。
第五階段:孫權怒而出手,奪回荊南三郡,兵臨城下,準備攻打整個荊州。
此時,劉備正在和曹操爭奪漢中,根本不可能兩線作戰。
孫權覺得自己吃定了劉備。
果不其然,孫劉雙方很快開始談判,結果是長沙、江夏、桂陽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屬劉備。
談判結束後,孫權還用憐憫的口吻對劉備說:荊西三郡自赤壁之戰以來,都是我東吳不可分割的戰利品,念在你正與曹操開戰,暫借你居住一段時間,等你拿下整個益州,趕緊麻溜的還回來。
第六階段:劉備全據益州,魯肅亡故。
魯肅死後,孫劉關係急轉直下,加上劉備已經奪取了整個益州,還有上庸三郡,與此同時,關羽北上圍攻襄陽、樊城。
孫權在劉備剛拿下漢中的時候,就派出使者索要荊州,然而劉備避而不見,見了也是東拉西扯,不談正事。
孫劉聯盟至此破裂。
第七階段:武力奪回荊州(偷襲關羽)。
雖然在蜀、魏控制區,都說是孫權偷襲關羽,但在孫權看來,這就是武力奪取。
該階段最終結果是,孫權佔領了荊州大部分領土(不包括南陽、襄陽,和江夏郡北部,這些地區一直在曹魏手中)。
第八階段:夷陵之戰和戰後。
因為劉備夷陵大傷,他再也沒有收復荊州的可能,而且還羞憤而死,再加上曹丕三路伐吳,孫權不想兩頭作戰,就派人與諸葛亮復盟,三國鼎足之勢形成。
所以,荊州地區的歸屬在孫權看來,從來都是清清楚楚,沒有任何糊塗賬。
他孫權只不過是拿回自己應得的,借出去的東西。
雖然劉備借荊州只借了南郡,不是荊州全部地區,零陵、桂陽、武陵、長沙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但這是在孫權默許下的舉動。嚴格來說,這些地方都是東吳的戰利品,只不過暫時借給無家可歸的劉備容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