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站在權力巔峰過……

或許司馬懿會甘於平凡。

但四年的丞相主政生涯帶給了他太深的印象和至高的體驗,那種一呼百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感覺,簡直深入骨髓,多少個午夜夢迴間,司馬懿的靈魂都深深為之陶醉。

所以,他無法忍受一群夏侯家的廢物子弟騎在自己的頭上。

或許是有天命在身的緣故,他可以很清晰的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他的對手已經小於了兩個――因為他的身體開始快速衰老,一天不如一天。

司馬懿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尾聲階段。

他不能把遺憾帶到棺材裡。

必須要動手了。

因為四個夏侯將軍都不在城裡,城中禁軍面對突如其來的暴亂顯得無所適從,

司馬孚率五百人來到禁軍大營的武庫,在出示了一道偽造的“聖旨”後,所有禁軍士兵都放下了武器。

武器被全部收走之後,城裡的夏侯氏親信和反對力量再多也只能是徒勞。

司馬師率五百人控制了宣武門,這是皇城的外門,攻佔了此處,就切斷了皇城和百官的聯絡。

司馬昭帶五百人監視皇宮,不許出也不許進。

前首輔蔣濟和司徒高柔出示了另外一道“聖旨”,代理大將軍職事,臨時接管全國兵權。

由於計劃周密,其他各路進展都非常順利,只有司馬懿一路進展不太理想。

司馬懿的任務是率三千死士,出其不意攻佔高陵,擊潰一千禁軍,控制住陛下劉禪,順便誅殺夏侯四將。

但是,長安通往高陵有一個必經之地――縣門大壩,司馬懿率軍到達這裡的時候,大壩上已經是戒備森嚴了。司馬懿嘗試著攻打了幾次,根本上打不去。

於是司馬懿對上面的禁軍喊話:放下武器,一概不究;頑抗到底,誅滅三族!

大壩上的動靜驚動了陛下劉禪,劉禪立刻把夏侯霸召來,詢問緣由,責令其統兵退敵。

夏侯霸立刻帶人登上大壩檢視動靜,剛上大壩,正好看到了司馬懿喊話無果後,準備再次領兵發起衝擊。

看著下面密密麻麻的死士,又看了看大壩上的八九百名禁軍士兵,夏侯霸有些慌神,強自壯膽喝道:“司馬懿,你居然敢犯上作亂?”

司馬懿根本不搭理夏侯霸,只管率兵往上殺。

天下承平已久,一統天下距今已經十五年了,這批禁軍士兵都是沒打過仗新手,哪見過死士這種不要命的打法?雖然他們擋住了第一波攻擊,但那又何嘗不是司馬懿的試探性攻擊?

夏侯霸只好吩咐士兵們全力抵擋,然後跑下大壩,打算帶著劉禪坐船跑路。

高陵南邊是縣門大壩,北邊是渭水軍用渡口。夏侯霸很多年前就在那裡佈置了一艘大船,專等危急時刻使用。

但當夏侯霸帶著劉禪來到河邊的時候,他只看到空蕩蕩一片,大船卻不見蹤影。

這種情況不用想就知道,公船被私用了,很有可能被士兵開出去打漁或者是幹其他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