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司馬懿西征歸來後,季漢周邊三千里內再無一個刺頭,天下自此進入期盼已久的和平盛世。

姜維、鄧艾等有功大將,均被封候,並委任一洲刺史之高位,分赴秦州,豫州上任。陸遜也被封為大司馬,掌管天下兵馬錢糧重任。

在再三確認過馬謖對自己沒有敵意後,司馬懿的“中風”病奇蹟般痊癒了,緊接著在馬謖的大力舉薦下,司馬懿進位為丞相,二人共同執政。

司馬家由此權傾朝野,風光一時無兩。

司馬懿和馬謖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度過了一段不短的蜜月期。

春去秋來,轉眼到了建興十八年(240年)。

這幾年來,為了誘使司馬懿造反,馬謖想了很多法子,但都沒什麼用。司馬懿看上去就是一個堅定不移的大忠臣,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絲毫不為所動。

為了誘使司馬懿造反,馬謖不得不提前卸任了大將軍之職,回到位於涼州武威的西涼王轄地養老,不再過問朝政。

當然,在他離開長安之前,已經安排好了所有後事。

接替大將軍一職的,正是皇親國戚夏侯霸。

經過馬謖這幾年的不斷提拔,夏侯氏的無能子弟們紛紛位居高位,除大將軍夏侯霸外,還有左車騎將軍夏侯威,右車騎將軍夏侯玄、驃騎將軍夏侯績,夏侯氏幾人均被封候。

夏侯霸一上臺,就對司馬懿顯露出了強烈的敵意。當年司馬懿擁兵自重,坐看魏亡之舉,令夏侯霸乃至夏侯氏子弟耿耿於懷。

建興十八年新年剛過,夏侯霸便糾叢集臣上書,言司馬懿已經年過六旬,眼花耳聾,不宜再擔任丞相之職,應轉升為太傅,頤養天年。

劉禪准奏後,司馬懿旋即卸任了丞相一職,成了什麼事都不管的太傅,被掛了起來。

但夏侯霸的攻勢並未結束,很快便以四年前的“刺殺案”為由頭,把擔任度支尚書的司馬孚和擔任中領軍的司馬師也給擼了。

沒多久,隨著案件調查的繼續深入,各種傳聞甚囂塵上,司馬懿被迫辭去太傅職務,回府靜養。

至此,司馬家一門在朝中擔任官員的僅剩一個司馬昭。

夏侯霸並未收手,很快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司馬昭也給撤了。

司馬昭被撤官後,很快就傳出司馬懿“中風復發,臥床不起”的訊息。

直到這時,針對刺殺案的調查才停了下來。

於是,輪到夏侯家權傾朝野。

一晃又過了幾年,轉眼到了建興25年(247年)。

長安城,前太傅府,司馬家。

“父親,大司馬陸遜和諸葛亮先後歸天,咱們動手吧?”

“陸遜和諸葛亮歸天了?訊息準確嗎?”

“準確!我派去的人親眼看見諸葛亮和陸遜都下葬了,諸葛亮是喜喪,陸遜是病喪。據涼州傳來的訊息,西域王馬謖自從大前年傳位於其長子馬溫後,便攜家眷巡遊西域諸國後,一直不曾返回涼州。想那馬謖年近六旬,沉溺女色,此刻恐怕已經死在外面了。父親,動手吧?!”

“唔…再等等。”

……

轉眼又過了一年。

“父親,那馬謖已經四年沒有音訊了,肯定死在外邊了!動手吧?”

“再等等。”

“還等什麼啊?父親!”

“再等等,昭啊,不要緊,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