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奮鬥八年,終得圓滿(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諸葛亮分拆兩府的時候,李嚴就有了復出的打算。
當諸葛亮因為身體原因退出朝堂,馬謖大權獨攬且連番否訣李嚴的復出計劃後,李嚴決定動手了。
雖然李嚴依仗自己的人脈操縱了包括譙周、費禕、楊儀、王平等人,組成了一個隱蔽的失意者聯盟,硬是把刺殺馬謖一事給辦成了,不過這樣始終冒著極大的風險。
馬謖並非善類,又身為大將軍,手握兵權,他不可能不對“自身安全”高度重視。一旦刺殺行動因為不可控的因素而導致失敗,到時候不但李嚴精心謀劃的佈局會功虧一簣,之後必然將面臨馬謖全方位的報復。
為了避免刺殺失敗後陷入這種局面,並杜絕被一網打盡,李嚴就只有多設定幾道關節,隱身於幕後,操控整個事件進展。
如此一來,一旦事敗,他只要在某個環節動一動手腳,然後精準把握住朝堂上的輿論導向,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於是,在刺殺失敗,費禕和楊儀被馬謖以毫不講理的方式流放後,他立即啟動了B計劃,指使譙周對費禕的家人下毒,然後栽贓夏侯霸。
為什麼栽贓夏侯霸,而不是直接栽贓馬謖?
因為直接栽贓馬謖,會顯得手段特別低階,而栽贓夏侯霸則顯得更為合理――夏侯霸與馬謖關係匪淺,而且身居要職,一旦毒殺費禕家人的事情傳開,所有人都會認為夏侯霸此舉是出於馬謖授意。
這是一個比較高明的一石二鳥之計,既讓馬謖有口難辯,坐實其“為了排除異己、無所不用其極”的殘暴形象,也讓夏侯霸背上汙名。
只要此事坐實,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只要煽動百官,讓他們上書彈劾馬謖就可以。
整個環節裡,李嚴唯一失算就只有“譙周前腳下毒,後腳就被馬謖撞見”一事,他不知道馬謖怎麼會那麼巧突然去了北城,又那麼巧碰到了費禕的家人。
――這就是馬謖推測出的李嚴靜心謀劃的陰謀全貌。
看著李嚴那憤慨過後平靜的表情,馬謖憤怒之餘,只覺得心中湧出一陣陣寒意,這個傢伙平靜的面容後面,是一顆多麼狠辣的心啊。虧諸葛亮和他不以李嚴有前科而看低其子,把李豐當做重臣來培養,沒想到這一切厚待都成了滋生李嚴野心的溫床。
不過,如果僅僅是否決了李嚴的復出提議,在諸葛亮還在世的前提下,李嚴根本犯不著花這麼大的心思來刺殺他,刺殺了他只會讓諸葛亮重返朝堂。
馬謖實在是想不通這一點,他看著李嚴問道:“即使殺了我,丞相尚在,你又如何上位?”
麴尚搶著回答了這個問題,對馬謖說道:“大將軍,有沒有可能他以為丞相將死……”
“……”
“其實,丞相當時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眾人皆知,太醫曾斷言丞相活不過三個月,只是後來出了點變故……”
確實出了點變故,諸葛亮用延壽之法給自己續了十二年壽命。
估計也正是這個原因,李嚴才會如此絕望,看到我來找他算賬,連狡辯都不狡辯了......馬謖點點頭,手一抖,將佩劍隔空插在李嚴身前的地上,冷聲說道:
“李大人,您是個體面人,應該知道怎麼做吧?”
“知道。”李嚴落寞的點了點頭,目光直直地看著身前那把明晃晃的佩劍,猶如雕塑。
馬謖轉身對向朗拱了拱手,邁步朝外走去,對跟上來的麴尚吩咐道,“他如果不體面……”
麴尚會意,“那屬下就幫助他體面!”
馬謖嗯了一聲,揚長而去。
麴尚帶著十幾個侍衛留了下來。
李府涼亭外。
向朗還在勸導李嚴:“正方啊,要不我豁出去這張老臉,去丞相哪裡給你求求情……”
“不必了,巨達。”李嚴搖了搖頭,動了動嘴唇,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