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馬謖:沒想到我已經如此強大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坐在書案後,微笑不語。
“丞相,我有一事不明。”
馬謖說到這裡,身體坐到諸葛亮側面的座位上,饒有興趣地問道:“聽說司馬懿升為太尉,是丞相舉薦的?”
“司馬懿本是魏雍涼總督,國之砥柱,為人陰險狡詐,有鷹視狼顧之相。昔日曹操曾對曹丕言:司馬懿不可重用,若要重用,須當防之。今其走投無路,前來投奔我季漢,若要厚待以收人心,封候進爵即可,何必捧他登上如此高位?自古以來,投降的敵將從來沒得到過這麼好的待遇。”
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幼常所憂之事我已盡知,那司馬懿已比我還年長兩歲,如今已是五十有五,餘年怕是不多。今封其高位,是為千金買骨,使魏國別處守將以及東吳之人,知我後主陛下皇恩浩蕩,以促天下儘快一統。此為其一。”
“司馬懿兵法韜略皆為上乘,此等人才,北可御五胡,南可平江左,兼之其率軍八萬來降,封為太尉也是合情合理的嘛。此為其二。”
“況且,我來日已是無多,只望有生之年,能夠完成先帝遺願,光復漢室榮光,一統天下。故於此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手段。此為其三。”
這話馬謖聽在耳裡,有點不是滋味。
司馬懿最少還有十八年可活,可不是什麼“餘年不多”。
而且,用一個降將來平定天下,怎麼都覺得怪怪的。沒有他司馬懿,難道天下就不能統一了嗎?我那四大部將,現在拎出來個個都是一流統帥好不好!
諸葛亮沒注意到馬謖的表情,自顧自說道:“再者,你在朝堂根基極淺,卻又早已是功高蓋主之勢,倘若繼續統兵征戰,且不說屆時該如何封賞,這冷言冷語、暗箭傷人也不會少啊。智者可以不懼遠方的高山,卻不能忽視鞋子中的沙礫。”
“對了,你見過司馬懿本人沒有?”
“見過啊,一個精神矍鑠的老傢伙,個頭很高,長臉鷹目。前些天剛回來的時候,朝中百官都來拜訪我,他是第四個來的,不過當時我不在府上,他把禮物交給門童就走了。當時我正好在數步之外的馬車中,所以看得很清楚。”馬謖一五一十說道。
對於司馬懿這個老銀幣,他又怎麼會不注意呢?剛回來長安第一天,他就化妝成普通人在未央宮外蹲點了。
不過司馬懿下朝之後沒有與任何人交談,回府之後也沒有外出,更無官員到他府上拜訪。
之後幾天,馬謖派去監視司馬懿的人彙報說,一切正常,司馬懿整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上朝就是待在府中,幾乎不與前魏國官員和現蜀漢官員有任何走動,唯一的走動還是那一日來大將軍府拜訪他。
於是馬謖就打消了司馬懿是幕後黑手的猜測。
但是,來大將軍府拜訪的人越來越多,還逐漸成了潮流。就連外地來長安彙報工作的官員,到了長安第一件事不是入宮面君,不是入丞相府拜見諸葛亮,而是來大將軍府參見他。
這讓馬謖如芒在背,所以才有了今日相府之行。
他要搞清楚究竟是誰在背後噁心他,算計他。
這個捧殺之計雖然低劣,一眼就能看穿,但卻很難破解。
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
諸葛亮沉吟了一會,一字一頓說道:“幼常,你有沒有想過,這也許並不是某個人的詭計,而是文武百官自發的行為?”
“你有沒有想過,平定天下之後,你要做什麼?”
“你今年才43歲,這天下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必將一統,屆時你才五十歲左右啊...”
“而且,你還有七個兒子...哦不,八個兒子。長子已在朝為官,身居要職。”
聽到這些話,馬謖全身一震,他瞪大眼睛望著諸葛亮,急切地問道:“丞相是疑我有不臣之心?不不,是文武百官疑我有不臣之心?”
諸葛亮默默看了馬謖一眼,停頓了一下才回答道:“那麼,你有嗎?”
馬謖很堅決的搖了搖頭,“沒有!”
諸葛亮嘆了口氣,“你沒有不臣之心之事,你知我知,文武百官知道嗎?”
馬謖搖了搖頭,文武百官與他來往極少,肯定不知道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文武百官看到的是,一個正值壯年、用兵如神、威望蓋世、在軍中一呼百應的大將軍,至於這個大將軍將來要做什麼,沒有人知道。
最關鍵的是,蜀漢後主懦弱,唯一能鎮得住這個大將軍的第一號人物諸葛亮又年事已高。可以預見,三五年後,執掌蜀漢牛耳者,必是這個正值壯年的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