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蜀滅魏之戰(餘波迭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諸葛亮整合朝廷,分拆兩府,忙著處理各方面關係,維持朝廷穩定的時候,馬謖也在洛陽城中,焦急地等待著原魏國各地守將的回信。
曹魏雖亡,東西南北中五處重鎮仍有二十多萬兵馬留存,這些兵馬分別控制在曹魏六大名將手中,急切間難以收服。
幽州方面,從徵東將軍改任鎮北將軍的滿寵與田豫共同統軍五萬駐守常山,全力抵禦東鮮卑、烏桓和遼東公孫淵的攻勢。
在此之前,整個幽州已經被三家胡人瓜分一空。
洛陽失陷、曹叡殞命後,馬謖措辭誠懇的給滿田二人寫了一封信,信上極盡欣賞讚美之詞。
可滿、田二人卻一直都不曾有任何回覆。
據信使回報:滿寵、田豫二人對馬謖頗為不屑一顧,認為其偷襲洛陽取勝的操作過於卑劣,勝之不武,非名將所為。
合肥方面,統領五萬兵馬坐鎮合肥的揚州都督諸葛誕――即諸葛亮的本家兄弟倒是對馬謖招降給出了積極回應。
不過他的回應是堅守合肥,防範孫權乘虛來攻。
襄陽方面。當前主將是前將軍毌丘儉,麾下有五萬人馬。對於馬謖的招攬,毌丘儉也給出了和諸葛誕一樣的回覆,堅守襄陽,不給東吳任何可乘之機。
河東方面,主將秦朗麾下也是五萬兵馬,其對於馬謖招降含糊其辭,顧左右而言他。
另外,鄴城也駐紮有兩萬兵馬,掌握在曹魏前徵南大將軍、荊州牧夏侯尚之子夏侯玄手中。對於馬謖的招降,夏侯玄倒是很痛快的給出了回應,言說漢軍開到之日,必親自出城迎接。
除了滿寵和田豫,其他人對於蜀漢招降的態度幾乎驚人一致,那就是靜觀其變。
這些馬謖都可以接受,並再次去信安撫各地守將,承諾只要他們堅守崗位,來日歸漢後,職務待遇不變,陛下另有重賞。
但滿寵和田豫的輕視讓馬謖無法接受。
他覺得自己偷家沒錯。
偷家也是本事啊!
有本事你來偷我蜀漢啊。
不過,生氣歸生氣,受限於自己手上兵馬僅有三萬,冀州又與洛陽相隔千里,短時間內,馬謖還真拿滿寵田豫二人沒什麼辦法。
於是,局面就呈現出一種很詭異的狀態。曹魏的確亡了,天下卻忽然多出來五個手握重兵的軍閥。
蜀漢這兩年地盤急劇擴張,奪涼州,佔隴右,取關中,襲洛陽,正處於吃得太快,消化不良狀態。如果不等這些地方完全掌控就四面出擊,隱患著實太大。如果等這些地方完全控制住,又至少需要一到三年之久。
到那時,天下形勢會演變成什麼樣,很難預料。
簡而言之,曹魏六大名將對馬謖靠偷襲滅掉曹魏的舉動嚴重不服氣,但他們的家眷子嗣都在洛陽,不敢明面上拒絕招降,因為那會激怒馬謖,殺了他們全家。
所以六大將領便推諉不應,擺出一副要麼你提兵來打我,要麼咱們按照現在的局面和所佔地盤,相安無事。
馬謖知道,其實眾將拒絕向他投降還有另外一層原因――他的份量不夠。
畢竟,他只是蜀漢第三號人物,位於劉禪和諸葛亮之下,六大名將與司馬懿一樣,天生對他有著不小的敵意,或者說根本就沒將他放在眼裡。
這也是人之常情。易地而處,馬謖也覺得要投降也是向劉禪投降,向諸葛亮投降,向一個偷襲者投降這種事,自己也過不了心裡那道坎。
但不管有多少困難,這天下總是要一統的,而且越快越好。在這一點上,諸葛亮與馬謖持相同觀點。
所以,兩人必須要碰個面了。
等到諸葛亮派老將趙雲接管洛陽的時候,已經是三月底了。
馬謖帶著四大部將匆匆忙忙趕往長安,來見劉禪,順便與諸葛亮商議如何平定天下。
與上一次見劉禪被忽視不同,這一次,馬謖剛到長安城外,劉禪就率文武百官出城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