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計中計,將計就計(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樣的裝備差和兵種差,鮮卑人打起來怎麼可能不吃虧?
騎兵與其他兵種不同,它有著自己的一套作戰機制與運用規則,這是個可聚可散,運用靈活的戰鬥單位。不但吃裝備,還極其考驗主將的各方面統帥能力。這使得軍隊在遭遇戰或是正面決戰的時候,哪一方的裝備佔優,兵種佔優,操控更靈活,哪一方的勝算就更大。
這種勝算並不會見諸於兵法戰策,卻比兵法戰策更重要。
另外就是基層將領的差距,就目前來說,一名魏國的普通騎兵將領可以勝任鮮卑騎兵的所有職務,且絕不會影響鮮卑騎兵的戰鬥力。而鮮卑人的普通軍官到了魏國,根本勝任不了相同的職務。
總而言之,鮮卑騎兵除了在操控戰馬上對魏國騎兵有些許優勢外,其他幾個方方面面都處於大幅度落後的局面。
柯比能對這些瞭解得很清楚,也正因如此,他才對魏國大為忌憚。
雖然他嘴上說著暫不招惹魏國,心裡卻無時不刻想著給魏國來一個狠的――這也是他此次傾巢而出南下太原的主要原因。
馬謖那一句“和魏國正面較量不落下風,才是真的英雄”,著實令他無法反駁。柯比能是如此迫切地渴望透過這一戰,來提振鮮卑士兵外強中乾,外傲內怯的缺點。
哪怕是用計呢,柯比能太需要這麼一次勝利來證明鮮卑騎兵的戰鬥力。
今天,他終於得到了這個以多打少的機會,因為斥候來報,魏國幷州刺史畢軌帶著兩萬兵馬,到了羅川口南邊的入口,即將進入峽谷。
與此同時,根據馬謖透露的訊息和老鷹傳回的情報對應,蜀漢的第八次北伐也全面開始了。
蜀漢的這一次北伐聲勢之大,堪稱歷次北伐之最,諸葛亮動用了二十萬兵馬,其中光是步兵就有十五萬,另外還有五萬騎兵。蜀軍兵分三路,一出隴右、一出陳倉道、一出斜谷。
這樣規模的軍事行動,可說是恆古未有。即使追溯到兩漢、先秦、春秋戰國時期,兩川地區都不曾對中原發動過這麼大規模的軍事攻勢。
這意味著,無論柯比能在魏國北境捅出多大的窟窿,魏國那個打仗最厲害的統帥司馬懿在打退蜀軍攻勢以前,都不可能趕過來收拾他。
只要司馬懿來不了,那他柯比能就無所畏懼。
什麼田豫、秦朗;什麼畢軌、滿寵,在他眼裡均不足為懼!
柯比能收攏思緒,抬頭看看的天色,舉目眺望著山谷身處,神色焦慮。
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畢軌的兵馬還沒有進入山谷,通常,這段路程只需要半個時辰。
柯比能心下忽然打了個激靈,感覺後背有些發涼,直覺告訴他,自己似乎忽略了很重要的資訊。
這不正常!
但絞盡腦汁想了想,卻一無所獲。
他看向馬謖,卻見後者捏著下巴,若有所思。
此時此刻,柯比能也顧不得拿捏什麼大王的架子,拉下臉面問道:“馬將軍可有發現?”
馬謖點點頭:“先前步度根派使者來表示投靠之意時,可曾說他麾下有多少部眾?多少兵馬?”
“有說!”
柯比能不假思索回道:“部眾十六七萬,騎兵一萬。”
說罷,他疑惑的說:“方才步度根的部眾和兵馬都從此間經過,馬將軍難道沒看到?”
馬謖不答反問:“不知大王麾下有多少部眾?多少兵馬呢?”
柯比能蹙眉想了想,不確定的說:“大概有七八十萬部眾,十萬騎兵,倘若壯男皆兵的話,十五萬騎兵也是可以組建出來的。”
“這就對了!”馬謖打了個響指,“問題就出在這裡。”
“按照大王麾下的兵民比例,步度根麾下十六七萬部眾的兵馬數量至少在兩萬以上,甚至可以達到三萬,而他卻說麾下只有一萬兵馬。最關鍵的是,步度根的大軍此刻正在大王者四萬騎兵的大後方……”
聞言,柯比能倒吸一口涼氣,大驚失色。其實已經不用馬謖再提醒,他已經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因為轟隆隆的馬蹄聲,從北面,也就是鮮卑騎兵的後方響了起來。
遠處煙塵蔽天,腳下大地輕顫。
“快,快,快,轉向,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