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計中計,將計就計(第1/3頁)
章節報錯
建興十年夏,太原郡狼孟縣。
步度根決定倒向柯比能的第二天。
清晨的風,帶著一絲絲涼爽。
柯比能駐馬於羅川口,眼神凝視著山谷深處,深深地撥出一口熱氣。
羅川口是非典型的兩山夾一溝地形,從太原往北的官道到了這裡突然被山脈阻擋,從收窄的山谷穿過,便進入了雲中郡的區域。再往北,便是大漠草原。
說是山谷,其實羅川口內部很寬闊,整個山谷長約二十里,寬約五六里,汾水從中穿過,谷中地勢平坦。
八萬名整裝待戰的鮮卑騎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將羅川口的北面出口圍得水洩不通;另外一部分則在柯比能的三弟和鮮卑第一戰將的統領下,迂迴隱藏於南面谷口外數里。只待曹魏大軍進入山谷,便從後包抄,兩面夾擊。
太陽逐漸猛烈起來的時候,山谷的另一頭響起轟隆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響徹山谷。
最先出現在眾人視線的是步度根和洩歸泥,二人並列騎行在隊伍的最前端,部眾在他們身後拉成一字長蛇狀,迤邐而來。
柯比能立即迎上前去,熱烈寒暄了幾句,便抬手令族人放開去路。
步度根的十幾萬部眾前腳方透過山谷,後腳便有一個斥候催馬來到柯比能身邊,對他稟報道:“大人,畢軌的兩萬人馬已到二十里開外了。”
柯比能“嗯”了一聲,做了一個兩面夾擊的手勢,吩咐道:“很好,立刻通知我三弟,只等魏軍進來山谷,便從背後掩殺。”
“是,允降嗎?”
“允降!”
“對了,傳告我三弟,把斥候巡邏範圍再擴大一些,切不可被魏軍察覺到行蹤。”
斥候應了一聲,撥馬離去。
柯比能轉頭看向馬謖:“以馬將軍之見,本王這番排程可否合乎兵法?”
馬謖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心裡暗暗讚歎柯比能不愧是檀石槐之後的鮮卑第一人,這番排程合情合理,深得用兵之法,嘴上卻說:“我季漢普通裨將,皆有此能。”
柯比能一怔:“普通裨將便有此能?此言當真?”
“絕無虛言!”
柯比能哈哈一笑,心下卻是不信,轉而說道:“本王以前不懂文字,不懂兵法,卻征服了整個漠南!”
說到這裡,他神色自得,嘴角微微上翹。
看得出,他很自傲。
能在青銅五亂殺,並不代表你到了王者也能橫行無敵.....馬謖一陣無語。
“大王,在下說句你不愛聽的話,征服草原並沒有什麼值得吹噓的,能和魏國正面較量不落下風,才是真的英雄!”
知道本王不愛聽你還說?
一聽見這話,柯比能的臉上當即就有些掛不住,突然咬緊牙關,攥緊了手中的韁繩。
被人看扁的滋味不好受。
馬謖說的沒錯,單就今日形勢而論,鮮卑在擁有巨大兵力優勢的前提下,卻不與魏軍正面決勝,而是選擇用策略來算計魏軍,就說明了在鮮卑人心中,怕極了魏軍。
兵未戰,心先怯,還談什麼什麼天下第一強騎?
可柯比能如此做是有苦衷的。長久以來,雖然他一直認為鮮卑騎兵是世間最強,但卻始終打不太過魏國的騎兵。兩軍交戰,鮮卑總是輸多贏少的那一方,這個殘酷的事實令柯比能心裡對曹魏大為忌憚。也讓很多族人視其為只會對著本族人重拳出擊的內戰巨人,面對漢人就成了唯唯諾諾的矮子,這讓以“大漠雄主”自居的柯比能耿耿於懷。
但他卻沒什麼辦法。同等兵力下,鮮卑人根本打不過魏兵,這已經不是兵源質量的問題,而是兵種搭配和謀略的問題。
柯比能研究過魏國的騎兵,發現魏國騎兵確實比鮮卑人的騎兵強大許多。
魏國的騎兵可以分為弓騎兵、重灌騎兵、槍騎兵以及輕騎兵等,諸多兵種配合作戰,什麼時候該上什麼兵種,每個將領都爛熟於心;而鮮卑的騎兵就只有具備了弓騎兵屬性的輕騎兵一種,常用作戰手段也只有“一哄而上”這一種。
另外就是兵器的差距,由於魏國鐵礦資源豐富,冶鐵技術發達,騎兵的兵器可分為長矛、長槍、長劍、長刀、硬弓等等;而鮮卑人的騎兵就只有刀和硬弓。
而鮮卑人受限於鐵礦資源匱乏,冶鐵技術落後,單是在刀具的長度上,就比魏國的長刀短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