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楊百萬:這事不是我做的(第2/4頁)
章節報錯
孫權是知道士家所有後人資料的,其中根本沒有士三這個人。
在得出這個推斷的第一時間,孫權立即意識到,交州可以晚一些再收復,弄清楚“士三”的身份,穩住局勢才是當前重要的事。
於是,連忙派快馬召回前往救援交州的五萬大軍,並派出間人至桂平、成都、洛陽三地,收集士三的訊息。
臨危不亂,一向都是他性格里的優良品質。
昔日夷陵之戰後,面對曹丕三路大軍壓境,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候,孫權仍然“卑辭上書”;在勉強抵擋住魏國的進攻後,一方面和蜀漢通使復盟,另一方面還在與曹魏保持關係,直到後來吳蜀關係升溫,曹丕囚禁了吳國的使者馮熙,孫權才徹底斷絕與曹魏的聯絡,並最終成功化解了危機。
一直以來,孫權的策略都是先求自保,再求擴張,如果沒有特別好佔便宜的機會,哪怕東吳的實力強於對手或盟友,他也會盡量把姿態放低。
可以說,三國之中,只有東吳一直都是有盟友的,有時盟友是蜀國,有時盟友是魏國。所以,東吳才能逐漸坐大,從他接手時只有江東六郡,發展到現在擁有三洲之地。
這一點,也一直是孫權自信的來源。
但是現在,三洲之地陡然變成了兩州,形勢忽然變得嚴峻了起來。
孫權沒有讓自己在“陸凱反叛”的悲觀情緒中沉浸太久。此事固然令人惋惜失望,但不能因此而亂了方寸。
根據目前所知的資訊,陸凱雖然已經投了“士三”,但陸遜似乎並不知情,沒有參與此事。也就是說,一切還有挽回的餘地。
有鑑於此,孫權決定對陸遜保持最高程度的耐心,不逼迫他走向對立面。
……
交州,榆林郡桂平城。
全控交州之後,事務忽然繁多起來,每天都有各個郡縣的官員前來覲見,呈上戶籍和官吏資料,彙報情況,與新交州話事人拉近關係。
馬謖和陸凱從三月初一一直忙到三月中旬,這才堪堪將除日南郡外,其餘十個郡的所有官員接見一遍,對每個人勉勵幾句,承諾只要他們按時上交賦稅,一切郡一級的下屬職務均有各個郡守自行安排,他絕不插手。
陸凱啪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道:“這日南郡的官員竟然冥頑不靈,妄圖抵抗天威,決不可輕饒了他們!”
“我意,即刻發兵三千,攻打日南,不知妹夫意下如何?”
拿下交州後,陸凱便被委任為刺史,總攬交州諸事。因此他對於政務很是上心。
尤其是在馬謖透露出“陸與馬、共天下”的意圖後,陸凱就更上心了,完全把交州十一郡當成了自己的地盤來經營。
不過為了以示處事公允,也為了讓妹妹好生歇息一段時間,陸凱硬是拉著馬謖在公署操勞了半個月,沒讓這個妹夫回家。
半個月下來,馬謖累得夠嗆,
見陸凱詢問,便愁眉苦臉地點了點頭,揉著腰道,“就按照兄長的意思去辦。”
說罷,起身便要開溜。
卻被陸凱一把拽住,一臉嚴肅的問:“偏將何弘之事,妹夫打算如何處置?”
馬謖想了想,“殺人不過頭點地,念在他此次立有大功的份上,給足盤纏,放了他的家小。”
“如此也好。”陸凱點頭。
何弘這樣的人,能背叛第一次,就能背叛第二次。按照陸凱的想法,那肯定是一刀咔嚓了,一了百了。
但馬謖卻做不出這種利用完就反手一刀剁了的事,但又不能將其留在身邊,那乾脆就把他放了。
反正何弘也不可能在重歸吳國,如果他想吃軍旅這碗飯,除了投蜀,別無他選。
馬謖走後,南海太守陶基帶著三個兒子和南海戶籍名冊來到官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