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楊百萬:這事不是我做的(第1/4頁)
章節報錯
馬謖大敗呂岱後,依靠士家在交州數十年間所積累的巨大聲望,傳檄而定交州。
訊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吳國都城建業。
東宮。
文武百官神色肅穆。
“士三作亂,交州淪陷,諸公可有良策為孤分憂?”
堂上鴉雀無聲。
孫權環顧群臣,眉頭皺出十八個褶。
片刻後,拂袖而去。
在他接掌江東這三十二年間,經歷過“曹操八十萬大軍屯兵南下赤壁”、“劉備七十萬大軍東進欲夷陵”、“曹丕二十萬大軍三路攻吳”、“曹叡二十萬大軍三路攻吳”等諸多比今天更嚴峻十倍的局面,最終都被他一一化險為夷。
但是今天,文武百官的態度,或者說世家子弟的態度令孫權沒來由地覺得後背有些發寒。
東吳目前面臨的問題並不止是交州之變,還有來自魏遼東太守公孫淵的戲弄。
原本,二月的時候,公孫淵曾派使者向東吳稱臣。
這原本是好事,魏吳兩國暗中爭奪遼東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各自明招暗手頻出。
為了拉攏公孫淵,孫權付出了鉅額的金錢、大量的物資和美女,終於使得公孫淵下定決心附吳。
但遼東使者剛到建業,一聽聞交州易主的訊息,便連夜坐船走了。
連覲見稱臣送禮的程式都省略了。
這令孫權一度怒火中燒,恨不能立即催動水軍,平了遼東,把反覆無常的公孫淵摁在地上摩擦一百遍。
但這個想法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遼東地處偏遠,鞭長莫及,東吳又面臨內憂外患,孫權明白,自己根本奈何不了公孫淵。
坦白說,如果只是失去一個戰略價值不大的交州,孫權並不會如此憂心。
讓他憂心的是來自陸家的反叛。
在查清陸遜是否參與此事之前,孫權也不可能再對前者委以重用。
東吳在短時間內失去了整個交州十一郡、失去了公孫淵的依附、失去了最能打的統帥陸遜。
這已經不是自斷一臂了。
這是自斷一條大腿。
孫權無法想象陸遜站在對立面的場景,就像他九歲時無法想象會失去父親孫堅、十八歲時無法想象失去大哥孫策、二十七歲無法想象失去左膀右臂周瑜、三十六歲無法想象失去弦骨之臣魯肅一樣,他也無法想象自己將來會在六十三歲時失去陸遜。
孫權在最初得知陸家轉投“士三”的時候,震驚、訝然、不解、迷惘等諸多情緒一湧而上,夜不能寐,憂心如焚。
陸家在江東根深蒂固,才俊眾多,光是目前在朝中為官的都不下十人。
以陸家龐大的體量,其家族子弟的態度,足以影響到其他世家。
事情是如何演變到這步田地的?
孫權整個人都有些懵逼。
一個多月前,他還對交州之亂不以為意,對陸凱轉投“士三”一事嗤之以鼻,認為陸凱必將會為這個愚蠢的決定受到懲罰。
但在交州頃刻間易主後,孫權已經意識到,這其中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