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武威郡和金城郡都在蜀軍掌控之中,所以位於兩郡之西的西平郡被完全隔離了開來,處於孤立無援狀。

司馬懿的八萬大軍過不去,費曜的三千兵馬也逃不出來。

嚴格來說,如果費曜肯放棄西平郡的話,三千兵馬還是可以逃出來的。

不過要冒很大的風險穿過兩百多里的蜀控區,才能順利回到隴右地區。

因此,馬謖和司馬懿在武威城僵持下來後,費曜的處境一下子就尷尬起來。

擺在他面前只有三個選擇。

投降蜀漢,或棄城歸魏,亦或者坐守西平郡等死。

投蜀可以保全自己,但家人大機率會被曹叡處死;歸魏可以保全家小,但自己和三千兵馬大機率會死。

而坐守西平,必是死路一條。無論之後馬謖取勝還是司馬懿取勝,都不會饒輕他。

這三個選擇難住費曜,令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他今年才三十出頭,父母早已離世,家中只有一妻一妾,以及兩個女兒,沒有兒子。

這種情況在這個年代就屬於絕嗣了,因為女人地位地下,女兒是不算在子嗣範疇內的。

如果按照蜀漢昭烈帝劉備遇到困難就拋妻棄子的標準,拋棄這樣的家室是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的。

所以,費曜心裡幾乎沒什麼負擔。

他糾結不定的疑惑是,投蜀能否被重用,享榮華,受富貴;歸魏途中是否有人接應,能否平安透過金城、武威的地盤。

換而言之,就是馬謖會不會提兵來幹他。

大機率是會的。

因為他無視了馬謖的十日之期,甚至現在距離十日之期都過去了百日。

當然,費曜也可以選擇繞道戈壁灘,從北面繞路千里迴歸魏境。

但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繞路歸魏),回到魏國後等待他絕對不是什麼褒獎,而是殘酷刑罰。

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容忍自己的邊疆大將,丟城失地後,還以這樣恥辱的方式逃回來。

所以,即使要歸魏,也只能從金城、武威走,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皇帝曹叡的怒火。

思慮良久,費曜一咬牙,決定借道金城、武威,率兵歸魏。

於是他令士兵們行動了起來,收拾好細軟和貴重物品,悄悄出了城,向東馳去。

一路上多派斥候,不斷打聽馬謖的動向。

三日後。

石羊河南、紫山西麗。

“報,三千魏兵已被全殲,費曜已綁妥,投入囚車。”

趙雲騎在馬上揮手示意,坐在囚車前面的車伕一揮鞭子,兩匹馬同時伸長脖頸用力,囚車“吱嘎吱嘎”響著,開始慢慢地移動起來,木製車輪在沙石道路上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費曜縮在不寬敞囚車裡,身體隨著車子晃動而晃動。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以這樣尷尬的方式收場。

費曜率三千魏兵方一進入武威郡境內,然後四隊蜀軍騎兵就分四個方向包圍過來。整個被包圍過程極其流暢自然,彷彿蜀軍早已在這裡等待了很久,並且準確的算到了魏軍何時會到達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