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一個刺客的自我修養(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大人。
來人俯下身子,輕聲喚了一句。
王雄茫然地抬起眼皮,費力地想坐正有些歪斜的身體,但掙扎了幾下,卻是歪得更偏了,只好含糊地說:“呃,呃,是伏龍啊
“王大人,卑職送你回房。’
“呃...善....有勞你了,今日醉酒失態,禮數不周,還望海涵,海涵啊。”
“不妨事,不妨事。”
韓虎一邊說著,一邊扶起王雄,踉踉蹌蹌穿過人群,徑直朝府堂走去。
行走間,王雄手舞足蹈,眯著眼與每一個看到的人揮手致意,勸他們多喝幾杯,盡興而醉。
唯獨沒有搭理坐在左手首位的那個儒將。
眾人見宴會主角王雄要離開,回禮之後,興致反而愈發熱烈
而坐在左手首位的那位長鬚儒將,則停杯在手,嘴角微撇,目光透過人群中的縫隙,冷冷地注視著這一切。
這時,鄰座賓客好奇問道:“殤夷將軍為何停杯不飲?”
田豫搖頭,只是冷笑不語。
他和王雄雖是同僚,共治幽州,相互之間卻並無任何情誼。非但無情,甚至還有莫大仇隙。
王雄因魏國安定太守孟達(與新城太守孟達不是同一人推薦,得到曹丕的賞識而得以擔任幽州刺史,上任不久便因政見不合,險些與他大打出手。
此次伐遼東事敗後,王雄在奏章上將失敗責任全部推給了他,說他怯戰不前,水軍未發一箭便狼狽退軍,這導致王雄的陸軍陷入孤軍作戰窘境,不得不退。
另外,田豫還得到訊息,王雄秘密使人陰構誣陷他亂邊,恃武殺胡,激化鮮卑人和漢人的矛盾。
陛下曹敘得知此事後,大為不悅。
如此種種,實令田豫十分惱火。
田豫是幽州漁陽人,生於劉宏年間(171年生,今年已六十有一。青年時初從劉備,因母親年老回鄉,後跟隨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後,勸說鮮于輔加入曹操。
曹操攻略河北時,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歷任穎陰、郎陵令、弋陽太守等。
曹丕繼位後,田豫便常年鎮守曹魏北疆,從徵代郡烏桓、斬骨進、屢破軻比能,依靠累累功勳和三十年兢兢業業做事,才做到殤夷將軍,長樂亭候,掌管部分幽州兵事。
他的仕途,可說是一步一個腳印艱難爬上來的。
而對面這個王雄,僅僅靠他人推薦,便成為幽州刺史,位居他之上。
這本來就很令人生氣了,再加上王雄為了掃除他的掣肘,大權獨攬,背地裡使一些見不得人的陰招,無端構陷於他。
這讓田豫如何能不怒火中燒?
老實說,韓虎此人在去年第一次出現在王雄面前時,田豫就察覺出不對勁。
本想提醒王雄一二,恰逢當時王雄暗地裡小手段頻頻,與他較勁爭權。田豫遂壓下此念。時至今日,田豫已經可以斷定,王雄必死!
這是在他漫長的六十一年人生裡,跟隨過的歷任梟雄主公們身上學到的看人眼光。
劉備教會了他大善似偽、低調隱忍;公孫瓚教會了他過剛易折、先勝勿驕;曹操教會了他大奸似忠、大忠似奸。
所以,此刻他智珠在握,看破不說破。
靜等預想中的那一幕上演。
另一邊。
韓虎將王雄扶入後堂,放到床榻上,轉過身,打發丫鬟們離開,告訴她們王大人需要休息個時辰內不得打擾。
等丫鬟們聯袂離去後,韓虎笑了笑,轉身來到人事不省的幽州刺史王雄面前,俯低身子,輕聲說道:
“王大人,王大人?”
恰在此時,外面的宴會進行到高潮,賓客們的喧鬧聲隔著幾堵牆,傳進房間,一片嘈雜。王雄似乎聽到韓虎在自己耳邊說了一句話,聲音太吵,他沒聽清楚,於是迷茫地側身豎起耳朵,示意他再說一遍。
韓虎再次附身下去,一字一頓說:“對不起,我是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