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對不起,我是臥底(第1/2頁)
章節報錯
春風和熙,武威城西門外旌旗獵獵。
馬謖伸長了脖頸張望著西南方向,目露期盼,思緒紛飛。
追根朔源,公元270年發生的“涼州之亂”,嚴格來說就是五胡亂華的前奏。
正是禿髮鮮卑與西晉這場持續十年的戰爭,讓諸多外族看清了西晉的外強中乾。
要知道,當時與西晉作戰的僅僅只是禿髮鮮卑一部,而禿髮鮮卑只不過是拓撥鮮卑的一個分支,其部眾數量連拓撥鮮卑五分之一都不到。
但就是這樣一支小部落,竟然與西晉有來有回相互打了十年。
在這場歷時十年的秦涼之變中,禿髮樹機能帶領河西鮮卑屢挫晉軍。為了鎮壓河西鮮卑,司馬炎幾乎將晉朝名將盡數派遣至西北戰場,前後喪失了胡烈、蘇愉、牽弘、楊欣四名封疆大吏,陣亡了數萬精銳部隊,讓西晉一統天下的時間大大推遲。
其時,涼州之亂令司馬炎寢食難安。臨朝哀嘆說:“誰能為我討伐這個叛胡?”
匈奴首領劉淵聞訊,請纓前往。
孔恂、楊珧堅決反對,認為劉淵的禍患遠大於禿髮樹機能。
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二十多年(308年,劉淵父子就率軍南下,盡佔中原,很快滅亡了西晉。
而此時已經是公元231年,距劉淵父子南下滅晉只剩短短70餘年時間。
如果馬謖現在什麼都不做,且壽命長一點的話,甚至在有生之年就能看到五胡亂華一幕上演。
時間非常緊迫。
也就是說,目前天下局勢雖是三國爭霸,但鮮卑部落的隱患不容忽視。
如果只能在北伐中原攻打魏國和消滅(吞併河西鮮卑之間選一個的話,馬謖會毫不猶豫選擇先消滅河西鮮卑。
鮮卑部落任何時候都要打,不打不行!
對於其他勢力來說,吞併周圍龐大的鮮卑部落或許很難。但對擁有利器馬謖來說,易如反掌。
破制鮮卑利器羌女大巫師,已經在趕來武威城的路上。
少頃,伴隨著一陣清脆悅耳駝鈴聲,大巫師嬌俏迷人的身姿出現在遠處的官道上。
已經三月沒嘗過肉味馬謖連忙大踏步迎上去,眼神裡帶著星星,炙熱地檢視了一番愈發嬌嫩的大巫師,牽起駱駝,昂首闊步進了城。
一路上,列於道路兩旁計程車兵們都用曖昧的目光追逐著兩人,不斷地有人起鬨吆喝。
羌女卡在駱駝兩個駝峰中間,微低著頭,明眸一眨不眨地盯著前面的人,只覺暗潮湧動。金風玉露一相逢,猶如烈日照雪融。
且不說馬謖在武威城中春花雪月,另一邊,隴右魏軍陷入了大麻煩。
即使司馬懿反應迅速,疫情還是在城中小範圍擴散開來。
好在,冀縣人口不多,密度不大。雖然局勢危急,疫情似火,暫時還處於可控範圍。再加上天氣逐漸變暖,烈日之下,瘟疫傳播之勢在經過一個爆發期後,忽然變緩。這令司馬懿大鬆一口氣,暗自慶幸“天助他也”
天下局勢並不會因為隴右陷入疫情而停頓,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並不以某個人的意志停止。
蜀漢建興九年,曹魏太和五年(231四月,曹敘遣殤夷將軍田豫循海路、幽州刺史王雄循陸路,一起進攻盤踞遼東的公孫淵。
蔣濟進言勸阻:“但凡不是意欲吞併本朝的敵國,不是反叛本朝的臣子,都不宜隨便征伐。如果攻而不克,是逼其為反賊。所以說‘虎狼當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已’。(虎狼擋住道路,不要急著去消滅狐狸。先除掉大害,小害自然就會停止。
“且就算攻克其地,遼東的百姓不足以使魏國更強,財產不足以使魏國更富。若一旦失敗卻又徒招公孫淵的怨恨。”
曹壑不聽,還是派田豫與王雄發兵進攻遼東,至六月,水陸兩路均無功而返。
田豫所統領水軍在公孫淵的燕國海軍面前,猶如兒戲一般。
魏國將士第一次見識到,何謂連舫戰艦,何謂海上霸主。
那寬兩百步、長三百步、高十數丈的巨輪,深深震撼住了田豫及魏軍將士的心靈。
田豫甚至連催動十丈小船上前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陸軍方面,王雄所率的軍隊還沒抵達遼西邊境,就聽聞柯比能擺平中鮮卑所有內亂,蠢蠢欲動。
為防代郡、上谷有失,便著急忙慌撤軍迴轉。
一場虎頭蛇尾的戰爭鬧劇之後。
曹馭心有不甘,又命王雄伺機收拾一下柯比能。
這傢伙最近太跳了,自從得知蜀國佔據了涼州之後,就東竄西跳,總想在魏國北境搞點事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