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郭淮來說,之前的假意投降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逃離蜀營,重歸魏國。

所以,從進了蜀營的第一刻開始,他就一直在思索這如何逃出去。

好巧不巧,他被安排到武威城外後勤部,處理因攻城而被砸的血肉模糊,並在護城河裡泡到腐爛的魏兵屍體大概就是那個時候,染上了瘟疫。

但郭準當時一心想著逃跑,並不知道自己身體有恙,趁著處理腐屍的機會,悄悄換上屍體的衣服,喬裝改扮,打算趁亂矇混過關,逃出生天。

但沒有成功被馬謖堵了個正著緊接著就被關進了監牢。

郭淮常年戎邊鎮守地方,見過很多次瘟疫,因此對瘟疫有著相當的瞭解,他雖然不知道該如何避免被傳染,卻很清楚瘟疫的大概症狀,以及如何在瘟疫下求生。

簡單點來說就是,如果有人在同一場疫情下存活了下來,就把這個人的口水或血液過一點給感染了瘟疫的人這個法子雖然不能百分百治好得了瘟疫的患者,卻能有效的避免瘟疫症狀加重。

因為在郭淮經歷過的數次瘟疫期間,都有過用康復患者的口水及血液渡給重症患者,實現治癒的案例。

且不止一例!

當然,也有的人在接受了過血之後,會有異常反應,甚至還會加速死亡。但郭淮敢肯定,這個法子是有效的。

所以在得知自己感染了瘟疫後,一個更完美的逃跑計劃,在他心裡悄然成型。

“瘟疫”兩個字,在這個時代本身就擁有著令人聞之色變的威懾力。

利用好這兩個字,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接下來的幾天,郭淮刻意將自己排洩物弄得到處都是,一有機會就靠近牢卒和獄友,併成功地將監牢內所有人都感染了。

本來他還有點擔心自己扛不到計劃成功就會被瘟疫奪走性命,或者等不到一個從瘟疫中存活下來的倖存者,就提前沒了命。

但很幸運,自從醫工給他餵食了半顆黑色小藥丸後,他奇蹟般活了下來。雖然身上的瘟疫症狀越來越嚴重,但他安然無恙!

當時他還納悶,藥丸這東西還有半顆的嘛?

但在看到監牢裡最後活下來的人只有他和醫工兩人時,他釋然。

另外半顆黑色藥丸去向,不言自明。

當然,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越獄計劃自從牢房裡只剩下兩個人之後,郭淮每天除了進食時候會動一下,其他時間都是靜靜躺著,用稻草蓋住身體,裝作奄奄一息的模樣,等著被人搬出牢房,搬到野外焚燒因為這(焚燒)是杜絕瘟疫傳染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子。

他知道,外面的人等不了太久的。

果然,沒過多久,他就被抬出了牢房。

老實說,郭淮很清楚這個計劃不夠完美,賭博性極大。雖然最後一道工序是焚燒,但中間其實還可以穿插一道工序的,譬如說:先殺後焚、

蜀兵完全可以先把他宰了,再焚燒屍體。

郭淮在賭,賭蜀兵對瘟疫畏懼如虎,他們生怕沾染了患者的血液會被傳染,因此不敢先把他殺了再焚燒。

很顯然,最後的結果證明,他賭贏了。

躲在大石頭後面的郭淮暗暗讚歎自己的智慧,幾乎達到了這個時代人類的上限,竟然能夠因勢利導,想出如此一個“完美”的計劃。

“噼裡啪啦”的燃燒聲中,熊熊大火很快燒到了尾聲。

兩個蜀兵隔著老遠看了一眼,便結伴回去覆命。

躲在大石後的郭淮長長鬆了一口氣,又在原地多等了一會,這才小心翼翼爬起來,循著荒野間的小路,深一腳,淺一腳,朝著夕陽相反的方向走去。

因為穿的很少,郭淮最先感受到的是黃昏前凜冽的寒風,直吹得他戰慄不止;然後是一陣陣襲來的飢餓感,餓得他頭暈眼花;最後是瘟疫帶來的強烈不適,令他不住的打寒顫。

走了不到十里,又累又餓的郭淮終於在耗盡體力之前,找到一座廢棄的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