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兩個狐狸,隔空飈戲(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謖在城下“鞭打”過張休,次日又令他領兵到城下叫戰。
徐邈並不出城交戰,只在城樓上仰天大笑,笑馬謖愚蠢,竟用這等騙小兒的把戲來他面前獻醜。
張休無奈回報:“涼州刺史徐邈年紀雖高,卻是天下名士,文武兼備,今已看穿將軍之計,堅守城池,不來與戰。”
戴凌也在一邊勸道:“將軍,此計已敗,不如另想他法?”
在他們兩人看來,計謀既已被對方叫破,那就沒有繼續演下去的必要了。
但馬謖卻不這麼認為。
這次,他當著所有人的面,把戴凌和張休都狠狠“鞭打”了一頓。而後收兵還寨,差人入城給徐邈下通碟。
“老匹夫若儘早來降,便饒你及全城百姓不死;若仍執迷不悟,待踏平城池,雞犬不留!”
徐邈在城中聞聽此言,卻也不怒,令人擺上好酒好菜招待來使。
使者只是馬謖從麴家軍中隨意找來的一個無名小卒,得此禮遇,頓時受寵若驚,連稱不敢。
席間,徐邈停杯在手,熱情詢道:“敢問尊使,徵西將軍治軍嚴否?”
徐邈口中的徵西將軍,自然指的是馬謖。
使者想了想,覺得這個問題不涉及軍機大事,便謹慎回道:“不嚴,馬將軍治下頗為寬鬆,將士皆可隨意走動。”
治軍鬆散,那就意味著戰場上一衝就亂……徐邈點了點頭,又問:“戴將軍與其麾下千餘將士近來可好?”
使者搖頭:“戴凌將軍尚好,頗受馬將軍器重,至於千餘將士近況,小的不知。”
戴凌的一千多親兵沒來,那就意味著十萬大軍也沒來……徐邈捋著鬍鬚,舉杯請道:“喝酒,喝酒。”
少時,酒宴散去,賓主盡歡。徐邈笑眯眯送走使者,望著遠處的蜀軍大營,沉吟不語。
左偏將撓了撓頭,疑惑道:“大人為何笑而不語?”
徐邈眯著眼,捋著鬍鬚笑道:“馬謖匹夫治軍鬆散,連日來士兵多有脫逃,今又孤軍深入涼州,陳兵武威,大禍臨頭猶不自知。”
“旬日間,我必生擒此人!”
左右偏將連忙讚歎徐邈高明,徐邈哈哈一笑,大為受用。
接下來幾日,徐邈每天都佇立城頭,細察蜀軍動靜。見蜀軍逃兵愈眾,目測士兵僅剩兩千左右,馬謖仍每日遣張休來城下挑戰。
頓時心思浮動起來,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正要點齊本部三千人馬,出城迎敵。忽又轉念一想:“當年馬謖在微縣,略陽,以寡敵眾仍遊刃有餘,一把大火險些令老夫喪生,就連張郃亦連敗數陣,萬萬不可輕敵。今只宜深溝高壘,堅守不出。彼軍士氣低迷,逃兵日眾,不出一月必然散盡。屆時再乘勢擊之,方可穩操勝券。”
打定主意,徐邈按耐住衝動,只教軍士盡力守護城池,靜觀其變。
……
使者回見馬謖,據實相告。馬謖聞言,心下暗樂。
他治軍的確鬆散無比。
這一點使者沒有說錯。
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諸葛亮,後者治軍極為嚴謹,軍營眾將士都扳著個臉,快活不起來。
如果說諸葛亮的治軍之道模仿的是程不識,那馬謖的治軍之道參考的就是飛將軍李廣。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西漢名將李廣一直是一個很憋屈的存在,他作為大漢名將一直以來活躍在對匈奴等外族作戰的前線,戰功累累,卻一直得不到晉升,也因此有了”李廣難封“千古蹉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