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寧縣到武威城並非一條坦途。馬謖率四千騎兵先取道涼山南端山麓的絲綢之路,而後沿石羊河順流而行,到了兩河交匯處又轉道南下。一路奔波,終於在五天後抵達了武威。

武威又稱姑臧,位於涼州東部,河西走廊中端。北接蒙古草原,南靠青海高原,西連西域諸國,南領隴右諸郡,週迴平川二千里。

此地不但是河西門戶,更是曹魏西北地區的軍事中心,古來素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重地之稱,

戴凌一路上把這些戰略要素說給馬謖聽,還順便如數家珍的給他普及了一下武威城的歷史。

武威歷史悠久,早在二、三千年前,就有戎、崔、月氏、烏孫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自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後,為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特將此地命名為武威。

馬謖板著面孔,姑且聽之,心下暗暗想笑,不過倒是沒有打斷戴凌的積極性。

“將軍若能拿下武威,則可截斷魏與涼州的聯絡,河西之地不日將盡歸於掌控。”戴凌感慨了一句,補充道:“還可居高臨下,虎視隴右!”

“此地正是昔日韓遂、馬騰起家之處。”

戴凌正在滔滔不絕賣弄知識點,張休卻忍不住了,在馬上露出不滿的神色,問道:“戴將軍既對武威城知根知底,那這攻城先鋒一職,我等便唯將軍馬首是瞻了。”

戴凌一怔,立即意識到自己說的太多,惹來了其他人的不滿。

似這等基本常識,但凡飽讀詩書的將軍統帥,大抵都會爛熟於心,而儒將出身的馬謖又豈會不知?

於是,戴凌沉默了下來。

言語間的功夫,武威城已是遙遙在望。

馬謖注意到城樓上守軍正嚴陣以待巡視四下,他們制式盔甲在陽光下頗為醒目,遠遠望去,一片銀白光芒。

如此精良的盔甲,在馬謖的印象裡,只有魏國精銳士兵才會裝備,連張郃麾下那支騎兵的裝備都沒這麼好。

堅城、精銳、固守,徐邈老匹夫莫非早已料到我要來攻略涼州,所以打算死守此城?

馬謖心中帶著疑惑,驅眾近前。

城上魏軍兵士早已發現城外這群不速之客,一陣“敵襲”聲響徹四下,城頭一陣嘈雜。

卻並不慌亂。

馬謖對趙雲使了個眼色,等趙雲隱入人群中,拿出花雕弓,這才對張休努了努嘴:“去叫城。”

張休意會,縱馬至城下,高喝道:“我乃大漢雍州刺史、徵西大將軍馬謖麾下,我家將軍要與徐邈刺史搭話!”

城上守軍聽到這兩個頭銜,轟然大笑。他們是魏兵,這兩個蜀國官職在他們眼裡一文不值,根本唬不住他們。

其中一個兵士哈哈一笑:“我家刺史說了,不見!”

“倘若不見,我軍可要攻城了!屆時城破,雞犬不留!”張休仰著頭,眯著眼威脅道。

“汝請自便!”那兵士比張休還硬氣。

張休沒轍,只好回稟道:“將軍,那徐邈匹夫不肯相見。”

馬謖朝身後擺了擺手,望著城樓沉吟不語。

趙雲默默收了弓箭,策馬來到前排。

四千軍隊緩緩開動,繞城而行,試圖尋出破綻。

武威城中有三千士兵,馬謖麾下只有四千人馬,攻城是不可能。

一圈轉下來,發現周遭的民居與附近的樹木已經被拆除砍伐一空,想來此舉應該是防範這些木頭被蜀軍利用,製造雲梯衝車攻城。

放眼望去,沿途光禿禿一片,處處是斷垣殘壁,四下裡荒無人煙,安靜異常。

馬謖知道,城外百姓在前次武威之亂時,一部分已經南投蜀漢,另外一部分應該是被逼入了城中。

就在軍隊重新回到北門,準備安營紮寨時,戴凌忽然對馬謖道:“將軍,末將有一計,可誘那徐邈出城。”

“哦?”馬謖有些意外。

“是何妙計,快快說來。”

“不知將軍可曾聽說過減灶之法?”戴凌平靜地說道。

張休不明白戴凌為什麼突然說出這麼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而且還用如此故弄玄虛的語氣,頓時不滿地瞪了戴凌一眼:“馬將軍文韜武略,豈會不知此等雕蟲小技?!你休要賣關子,快快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