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也會順便再擄掠一點人口回來。

谷縩魏國對此毫無辦法,除了將百姓往內遷移,唯有更加嚴格地實施貿易制裁,讓兩國關係形成惡迴圈。

來到這個時代一年後,馬謖對此深有體會。

戰爭,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擺出兵馬就可以決定勝負,經濟制裁一樣扼住弱國的命門。

三個國家之中,就屬蜀國最窮最弱,資源最少,所以是最怕被制裁的。

吳國是最不怕被制裁的。吳國有海鹽、有綢緞,海運昌盛、造船業發達。且吳國背靠東海,還和東南亞接壤,吳國的外貿生意一直都是三國裡做得最好的。就連曹丕就曾用戰馬與孫權交換過夜明珠,孔雀毛,犀牛角之類的外國奇珍異寶。

另外,販賣人口和打劫也是吳國的另一個支柱產業。東吳的海船經常到遼東灣和渤海灣轉悠,時常會上岸打劫一下。孫權還偶爾派兵到夷州及琉球群島等海外探險,掠奪人口。

而魏國作為人口和資源最多的國家,處於主導位置,所以制裁起蜀、吳兩國從不手軟。

魏國通常都是從三個方面下手。

一是扼制兩國的拳頭產品,如蜀錦、吳綢。

二是戰略物資禁運,魏國擁有的戰略物資有很多,最核心的兩樣是糧食和戰馬。

糧食自不用提,魏國是鐵定不會賣給蜀吳兩國。

單說戰馬,魏國不光光關西河套出戰馬,與魏國接壤的遼東,鮮卑,匈奴,羌都盛產戰馬。由於戰馬奇貨可居,且蜀吳兩國都沒有。魏國便可以控制戰馬,而控制兩國的騎兵規模。

蜀吳兩國沒有大規模騎兵,是無法從根本上威脅到擁有大量騎兵的魏國。

只要一進入北方平原地帶,就會被魏國騎兵殺的丟盔卸甲。

所以,這也是魏國不敗的根基所在。

僅僅靠控制戰馬,就足以令魏國高枕無憂。

三是文化輸出,這也是魏國最柔和的手段。如建安七子的詩詞歌賦,鍾繇的書法,還有大魏名士們的清談。吳蜀士人必定以北方的文化為正宗,為風向標,潛移默化間接受中原的思想和文化影響。

蜀吳兩國對這種類似於和平演變的侵襲,毫無辦法。

由於體量相差太大,兩國甚至連與魏國打貿易戰的資格都沒有。

正是由於意識到魏國所擁有的優勢對蜀國來說是不可逆的,所以魏國從未將蜀國當成真正對手,而是將吳國當成一生之敵,屢屢南征。

因為吳國除了戰馬,也就不缺什麼了。且吳國水道縱橫,戰馬本身作用就不大。

最重要的是,吳國有船。

有船就足以自保了。

在諸葛亮為提振民生而大費腦筋的時候,馬謖則在雍州刺史府中開啟了系統。

自回到成都後,主、支線任務也就隨之開啟了。

光屏閃動間,九個圖示依次展開。

【輪盤抽獎】、【掃描其他人物屬性】、【副本歷練】、【主線任務】、【天氣預測】、【支線任務】,【系統商城】、【我的歷程】、【個人屬性】。

至此,所有的選項都處於可用狀態。

馬謖抬手點開主線任,抬眼而望。

主線任務只有一個,即“匡扶漢室”,下屬有四個子任務。

“北伐曹魏”、“東征孫權”、“西平諸戎”、“發展民生”。

馬謖反手點開支線任務,定睛望去。